中国年龄成新的就业拦路虎
在中国,一项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年龄"已经成为影响求职者就业的第二大因素,排在"工作经验"之后,"学历"和"性别"之前。超过80%的公众认为,《劳动法》应该增设禁止"年龄就业歧视"的条款。
据《中国青年报》星期一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等最近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82%的公众认为,受年龄因素影响最大的群体是下岗再就业者,这个比例远远高于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统计显示,中国下岗职工平均年龄为近40岁,主要集中在40到50岁之间,占下岗职工总量的近44%。大龄下岗职工依然是就业中的困难群体。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列举了广西省一位最近第二此被档在公务员报考门槛之外的刘家海的遭遇。他第一次试图报考公务员是在2005年,当时他年龄为35岁,但是被拒绝参加考试。报道说,如今在中国,具有类似刘家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刘家海最近向法院状告了广西省人事厅和省民政厅。另外一个例子是,2005年11月, 四川大学法律硕士杨世建状告人事部就业歧视,被称为"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歧视第一案"。北京高院裁定的结果是不予受理,杨世建又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申诉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报道说,杨世建又向很多企业和高校投递了简历,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对35岁以上的硕士、40岁以上的博士不予考虑。旅居美国的中国时事评论人士方觉先生就中国的年龄歧视问题表示:
"因为现在中国就业市场竞争很激烈,很多年轻人包括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都在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市场是严重不均衡,尤其是一些有利益的、热门的职业,比如说像公务员,这些职业的竞争者是非常多的。这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中国就业市场的严峻,就业的机率很小。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腐败蔓延,腐败蔓延导致一些有可能腐败的行业出现了非常激烈的、可以说是恶性的就业竞争。中国的年龄歧视主要是中国的法制问题,要通过法律形式禁止不正当的年龄歧视。像美国就有法律禁止年龄歧视。所以,中国要解决年龄歧视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宣传。"
2007年3月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有近55%的人认为曾受到过各种不同的歧视,认为受到过严重歧视的占近16%,其中年龄歧视在歧视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年龄歧视主要集中在25岁、35岁、40岁这三个年龄段。企业、高校招聘及公务员招考仍然是歧视最普遍的领域。 年龄成为单位招聘人才的"硬指标"。进入一个招聘求职网站,几乎所有的职位都有年龄要求。商店收银要18~25岁,网站编辑要24~34岁,网吧管理员要20~25岁,一个在T恤上印图案的工作也要求35周岁以下。美国中文互联网杂志《中国事务》的主编伍凡先生认为,中国就业市场存在如此严重的年龄歧视,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畸形状况:
"中国现在的这个状况是很奇特的。年龄大有工作经验、成熟,这对一个职业是一个优势。现在中国就业率下降,就业的位置有限,所以他把门槛提高了。现在为了报考一个公务员,有几万人来招考。中国的就业机会不平均、不平等,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么多的青壮年都排在了就业范围之外,那以后怎么发展?"
报道说,被调查的人中有些人表示,目前《中国劳动法》只规定了"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但没有关于"禁止年龄就业歧视"的规定。因此,求职者因年龄遭到歧视时,很难获得法律保护。调查中,认为劳动法应该增设禁止"年龄就业歧视"条款的公众占近83%。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