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吹

唐诗里其中最常出现的乐器之一是"羌笛",究竟这是个什么样的乐器?它的声音是怎样的?乐器和乐声,用文字形容始终隔了一层。

"羌",其实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相传笛子是在那里出产的。唐宋元明各代文人诗中常见"羌笛"。

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仍可看到这种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从汉代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酘酘"来看,羌笛在汉代就已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

唐诗里好些提及羌笛的诗歌都是著名的诗篇。比如,王之涣〈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的是唐诗里常见的一种题材:离别。

向来〈折杨柳〉这首曲子在唐诗里的用法,是化用乐府的〈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的诗意:"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因此离人见了杨柳会引起离愁,听了笛声会触动离恨。从唐诗里可发现,当时折杨柳赠别的风气很盛。不过这里诗人不用"闻折柳",反而用"怨折柳"来引发更多联想:由于春风连玉门关也不度,所以要折枝杨柳来送别也做不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都是著名的诗作。

高适的诗里,在胡马北还,边烽暂熄之场景中,不知是谁在戍楼上吹起了羌笛,而且还吹奏了中原兵士们熟悉的〈梅花落〉。这里用了曲目〈梅花落〉,让人仿佛看见梅花被风吹落。且〈梅花落〉的笛声吹来,让战士从听曲联想到边地没有的梅花,暗示了思乡的心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则写了〈梅花落〉和〈折杨柳〉这两首曲目。

由这些诗,除了得知羌笛在当时是边塞流行的乐器,还可感受到唐人的离情别绪,看出唐代流行的曲目。闲时读些唐诗,真让自己长进不少!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