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轮大战 上海之星夭折 朝天轮上马

近年来,兴建巨型摩天轮已成为中国大陆各地的一个“政绩形象工程”,京沪两大城市也不例外,争相规划兴建高度逾 200米的“世界第一”摩天轮。随着陈良宇涉上海社保弊案下台后,上海的摩天轮“上海之星”于今年初宣告夭折,而北京的摩天轮则成功跑出,成为世界之最。不过,有网友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上会更好。

上海于2003年7月,由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拍板定案,于北外滩文化旅游街区兴建一个名为“上海之星”的摩天轮,规划建设总高度达200米,直径有170米,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观览车。同年十月,北京亦传出要兴建“世界第一”的摩天轮。

京沪两地利用摩天轮争做“世界第一”,一直为外界所诟病,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

随着陈良宇的下台,当年世界最大摩天轮“上海之星”的规划于今年初宣告取消,当时有关方面决定喊停后,市民纷纷鼓掌叫好。

“上海之星”计划停止后,有关部门已对该地块重新规划,初步确定土地专案已改为为商业办公用地。

一方叫停、一方上马,“上海之星”才叫停不久,地面高度更高、转轮直径更大的世界最高摩天轮在北京破土动工了。北京的“朝天轮”高208米、轮盘直径达193米,落成后将成为北京标志性的现代景观旅游建筑物。

有网民质疑,难道世界最高摩天轮非得落户中国?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上,难道不是更好吗?即使要建旅游景观,又何必非得追求全球之最呢?

还有网民说,追求世界第一,不妨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城市,世界上第一个全民免费上学的城市,世界上第一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城市等等。在老百姓心中,“最大摩天轮”不如“最令患者放心医院”、“收费最合理学校”重要;宁可要“世界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没人关心“世界第一区政府”建在哪里……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