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财经专家:娃娃股东隐藏著富爸爸

不满十岁,却手握上百万公司股票的「娃娃股东」,最近成为大陆财经界热门话题。大陆财经专家认为,「娃娃股东」隐藏著「富爸爸」在背后操控的问题,涉及大陆证券市场公正性和讯息披露规范问题,应让「富爸爸」们现形。

「法制日报」报导,今年十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对沪上首起「娃娃股东」持股纠纷作出一审判决,两名只有五岁和六岁的孩子各受让温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出让的百分之七股权,成为上海某投资公司的股东。

另外,新近上市的北京银行招股书中公布的「非员工自然人股东名册」显示,在排名前一千位的自然人股东中,有十位属于「90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股东,十三位在1985年年至1989年出生的股东,二十二位1980年至1984年出生的股东,其持股数量都在十万股以上。

其中,1984年十一月出生的吴振鹏,以有五百万股的数量,排在自然人股东首位;1997年一月出生的郑宇轩排名第十三位,持有一百三十万股,两人均超过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所拥有的四十五万股。

未成人、却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娃娃股东」的现象,引起大陆财经界的关注,上海电视台财经评论员马红漫认为,「娃娃股东」的出现挑战著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

北京银行拥有的大批「娃娃股东」可能涉及内幕或公平性等问题,上市公司有义务对外翔实披露和交代。

大陆财经专家认为,在这些未成年人名义投资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大人」为其掌舵,应要「揪出」「娃娃股东」身后的「富爸爸」。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