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面具? 北京的污染是运动员最难对付的敌人(图)

美国《今日美国》10月25日载文《北京的污染是运动员的大敌》,摘要如下:

在上月的一次男子山地车奥运测试赛期间,北京的污染十分严重,美国的科贝尔斯基(2004年奥运选手)不得不中途放弃。他在中途呕吐。他表示进入比赛约半小时后,他感到呼吸困难,然后开始恶心。他表示参加比赛的50名运动员中只有8人完成比赛。

美国奥委会运动成绩主管罗什表示,北京的污染是美国奥委会进入奥运“头号无法控制的关切”。尽管中国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幷计划在奥运期间改善空气质量,包括关闭邻近的燃煤电厂,限制上路的汽车数量,但罗什仍然表示悲观,称,如果情况真的非常糟糕,奥委会要探求对策,减轻它对运动员的影响。

奥委会高级运动生理学家威尔伯表示,奥委会会给每位美国奥运选手以及教练和支持人员提供外出时用的面具,无论他们是去观察场地、购物还是训练。训练用的面具经过特别设计,容许更高的呼吸速率。

北京的街道笼罩在雾气之中

奥委会不要求运动员戴上用碳滤器阻隔污染物的面具。但如果空气质量很糟糕,会强力鼓励他们戴上。在比赛期间,他们不会戴面具。罗什表示,人人都准备好在比赛时呼吸那样的空气,但训练和长期接触这样的空气会留下挥之不去的影响。

北京奥组委负责媒体与沟通的官员孙维德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市政府和组委会的高度重视,幷花了很多钱改善空气质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

马拉松教练维格尔(他曾指导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跑铜牌获得者卡斯托尔)则认为,“你越是担心就越多禁忌。从起跑线就有了禁忌,你就干不好。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做到积极。即是说‘污染没问题。通过训练,你会克服它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