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称中国年轻人蜂拥游朝鲜 体味父辈当年生活

9月13日报道 年轻的中国游客开始蜂拥到邻国朝鲜去旅游,看看他们的父辈在邓小平宣布“致富光荣”之前过着怎样的艰苦生活。

现在,中朝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城市到处有霓虹灯闪烁,广告牌无处不在,几乎每个人都带着手机。而朝鲜人在天黑以后却只能靠蜡烛和火把照明。朝鲜的公共信息都是政治宣传,几乎没人用过手机。

然而,30年前,中朝两国的经济状况却大致相同。

朝鲜不允许外国人购买朝鲜货币,相反,官方规定外国人都必须使用欧元。然而,实际上,日常生活当中美元有时也可以接受,中国的人民币大量进入朝鲜,成为事实上的硬通货。

规模宏大的朝鲜国立中央历史博物馆是不对中国游客开放的,因为朝鲜担心馆内展出的有关高句丽历史上统治现在的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内容会惹得中国人不高兴。

在朝鲜的大多数景点,中国人的声势最大。他们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在气氛紧张的三八线附近不停地用数码相机拍照,还拽着士兵合影。

中国与朝鲜之间有两条陆路通道,其中最主要的陆路通道是从丹东到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有些中国游客乘飞机去朝鲜,有些则坐火车经丹东过境。他们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游客一样,须入住指定的酒店。到了晚上,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聚集在羊角酒店的赌场里,玩百家乐或21点。

在8月28日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成立80周年这一天,中朝的差异显而易见。金日成大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聚在涉外商店门外等着购物,男生留着怪异的发型,女孩穿着紧身衣服。朝鲜男生则清一色地穿白衬衣,系领带,女生则穿民族服装。中朝青年的装扮截然不同。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