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大收入高 中国高校殡葬专业火红

中国人传统上对殡葬行业往往讳莫如深,但如今在就业形势严峻和高薪的诱惑下,这一行业已成为中国高校的热门专业,受到高校毕业生的热捧。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连续三年招收了殡葬专业两个班约80人,男女生比例达到了1对1。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被预定一空,令其他专业的学生眼红。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强烈要求就读殡葬专业。

  北京市殡葬系统计划招收五至六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了来自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学生的500多份应聘简历,有近四分之一是硕士研究生,录用比例达到100∶1。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提供23个殡葬岗位,也吸引了近300人报名,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到七成。

  新疆乌鲁木齐市殡仪馆里,有10名为逝者守灵、敬灵的专业殡葬礼仪师,有9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据了解,1998年前,大学毕业生是看不上殡葬行业的,但这样的情况其后就完全改变了。

  广州殡葬中心负责人说,殡葬中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招不到人,只能去偏远的农村招人,直到1999年才招到第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如今想进入殡仪馆工作,除了笔试、面试之外,一个岗位至少有20多人来竞争。从今年开始,进入殡葬中心工作还需要经过民政部门的批准,难度不亚于考公务员。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会选择殡葬行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贾小波说,理由很简单:收入高,并且工作很稳定。

  他认为,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加上市场的需求,导致了殡葬专业火爆。

 该学院统计数据显示,殡葬专业毕业的学生,初入殡葬相关单位,收入超过3000元,转正后,工资最低也在6000元以上,并且不含各种奖金等。

  在德国留学回国的焦锦现在北京东郊殡仪馆工作。她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初找工作时,上网查招聘信息、投简历、奔走大型人才交流会等,最后都石沉大海。由于不想从“海归”变成“海待”,靠父母养活,最终权衡再三,选择了殡仪馆的工作。

  东南大学一名毕业生的家长陆女士认为,现在年轻人思想开放,做殡葬行业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现在找工作不容易,而且殡葬行业工作相对较稳定。

  她还说,殡葬行业缺乏高素质人才,从殡仪工作人员这个一线工种做起,说不定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竹青认为,大学毕业生选择殡葬行业,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毕业生择业越来越务实,收入和福利是最重要的因素,晋升空间、发展前景、薪金待遇也是他们择业时考虑的因素。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