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限外令形同虚设 外资百亿上海扫楼

尽管在过去一年多,中共监管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限制外资投资内地房地产,但仍无阻外资“大鳄”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其入市热情有增无减。近期,外资再次大举涌入上海楼市,不仅令“限外令”几乎形同虚设,同时也进一步推升了上海楼市。2007年首季,外资收购上海物业总成交金额达38亿元;仅8月8日两起外资收购,成交金额就超过了50亿元。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自去年7月1日,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限外政策,最新的“限外令”是今年7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下发第一批通过商务部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名单的通知》。

外资购沪物业资金超香港

  但在“限外”风声渐紧之时,外资却加快了进军上海楼市的步伐。世邦魏理仕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仅2007年首季,外资收购上海物业总成交金额达38亿元,已超过去年上半年的总额。在过去的两年内,外资在上海用于收购整栋物业的资金均超过了香港。

  8月8日,爱尔兰第一大房地产投资公司财富控股集团旗下的中国房地产机会有限公司(CREO)宣布,已完成对上海城一期和上海中环广场的收购,两起收购的金额合计超过50亿元人民币。而就在8月7日,新加坡政府背景的新加坡腾飞集团在上海宣布,成立两只总额为14 亿新加坡元(约合7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专门投向内地的工业和商业地产项目。几乎同一时间,一美籍华人则以5.3亿元总价将浦东天价写字楼“中融碧玉蓝天”的72套办公单位收归囊中。

著名大盘过半由外资买走

  外资在沪豪宅市场的表现,丝毫也不逊色于商业地产项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46位港澳台人士和16位外籍人士买走了豪宅楼盘“翠湖天地御苑”的62套房源,占该楼盘上半年125套销售量的50%。而位于静安区的另一个豪宅楼盘“远中风华园”,港台人和外籍人士的购买率更是高达65%,上半年售出的52套房源中,有32套为港台人士买走,2套外籍人士购买。

  央行上海总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调查报告》中称,“今年1至5月样本企业销售给境外人士(含港澳)的房屋面积和套数分别同比上升93%和122.7%,总体上外资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参与度继续上升。”这可以说是在“限外令”下,外资活跃在上海楼市的真实写照。

外资近期投资上海楼市情况

 8月8日 爱尔兰房地产投资公司CREO以超过5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上海城一期和上海中环广场的收购。

 8月7日 新加坡腾飞集团宣布成立两只总额约7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专门投资内地工业和商业地产项目。

 8月 一美籍华人以5.3亿元购入浦东天价写字楼“中融碧玉蓝天”72套办公单位。

外资绕道入市令成本增加

  虽然中央下达的多个楼市“限外令”仍未能将大部分外资拒诸门外,但毕竟还是给外资进入内地楼市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使得外资入市要绕道而行,也导致外资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阻击小额外资的作用,但是对于实力雄厚的外资大户来说,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一位了解外资收购“翠湖天地御苑”内情的人士透露,进行这一收购的外国投资公司,首先在上海注册了一家置业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买下了该楼盘的两栋楼。该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逃避限外政策的方法基本上也就只有这一种,通过注册境内法人企业来投资。事实上,外资曲线进入内地楼市的途径并非这一种。

8月以来以3.5万元的均价售出19套房源的“远中风华园”,其购买者是台湾个人投资者。对于他们而言,搜集多一些同乡的个人证件来买房,就是最方便有效的避免外资限购的办法。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表示,“限外令”基本上未起作用,外资只会多绕个道增加点成本而已。之前外资基本上是通过在国内直接注册与房地产有关的公司来投资房产,现在出台了新的限外政策,不给境外从事国内地产相关的企业结汇,但是一些外资开发商和在海外上市的开发商完全可以采用海外交易。“如果限外政策再严的话,外资可以在香港注册企业,通过香港企业投资内地与房产有关的企业,进入房产投资。再不行的话,就在国内投资其它行业,再通过持股的企业去参股与房地产有关的企业进行投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