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一苇渡江” 石碑南京出土

一千五百年前,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从广州来到南京(古称建康),与梁武帝言谈不合后,折一叶芦苇渡过长江,来到浦口定山寺面壁修行。这段故事如今获得佐证。

南京晨报报导,近期,南京市博物馆一支考古队在浦口大顶山狮子峰考古时,发掘出梁武帝所建的定山寺遗址,并且发现达摩“一苇渡江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句,描述的是南朝时期南京佛寺林立的盛况。在众多寺庙中,浦口定山寺因为是梁武帝所建,居住过禅宗创始人达摩闻名于世。在历史的尘沙中,这座当年的古寺名刹消失在大顶山狮子峰下,直到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的进驻,才重见天日。

考古工地位于山峰下的一个山坳里,目前在已开挖的探沟中,发现大量房基、水井、柱础以及散落的砖石、筒瓦。在考古工地后一片竹林里,达摩“一苇渡江碑”已被一个大玻璃罩子罩起来。

这块达摩画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西元一四九一年)所刻,碑上的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字样的文字。

这块石碑是一四九一年由八十岁的临济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手绘,主要描绘达摩当年渡江的故事。负责恢复和复建南京定山寺的智光法师表示,在“梁史”和浦口地方志书中,都曾记载过达摩在定山寺居住的故事。这次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挖掘出定山寺遗址,加上这块明代石刻的印证,可以确认这里就是一千五百年前达摩的真正驻锡(居住)地。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