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迷信和世俗邪教

 2007-08-25 08:3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我发现茅于轼的支持者,我的反对者,其实看扁了茅于轼。我非常清楚茅于轼的梦想,放到当下虽然是空想乌托邦,可是这是近百年探索的根本出路。实际上茅于轼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是在探索中国的出路,在扞卫一个当下已经不合时宜的根本出路。《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只有在这个层次上展开的讨论,才是紫禁之巅的决战。茅于轼不想让这个梦想被遗忘,急迫地在当下实现,所以在不适当的时候,说了看起来不适当的话。我丝毫没有反对市场经济的理想要在中国实现,我想做的不过是此路不通,就换个路。直接进攻肯定失败,只能换一个办法从后门什么。

我的《请问茅于轼:穷人还有富裕的机会么》一文,是在梦想是否要在当下实现继续延伸这个层面展开的。梦想与现实和解,这是我的政治考量。如果不和解,梦想就会被现实击碎,变为负面的东西,变为可耻可笑的东西。实际上我和茅于轼一样,想保存这个梦想,我只是反对激进,另外想辦法。茅于轼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在市场经济是冒进的。

一叶并不可知秋,在一个极度分化的社会里。茅于轼的支持者,大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管窥,以偏概全。这些人毕竟是少数,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小尾巴,而茅于轼与我都是在讨论大多数人的出路。实际上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之所以要战胜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因为前者更更好的满足大多数人出路。这在西方的自由主义经典里面说很清楚。少数有门路,正好说明大多数没门路。斯密曾推想,在每一个兴旺繁荣的社会,有一个富人的同时,必定有五百位穷人。

尤其对于老右派,改革是最后一跟稻草,最后一线希望。他们只能在对文革的控诉中忆苦思甜,对改革既希望又失望,失望完了又希望,希望完了又有希望。他们还相信坏的市场经济有净化能力变为好的,相信经济自由必然带来政治自由,还不相信89的枪声已经断绝了政治体制改革。

他们在希望和失望中轮回。希望是他们精神上最后一块私有财产,共产党绝对保证的。89的中坚人物之一刘苏里说过一个名言,共产党执政一天,永远改革一天,永远经济增长一天。在这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看来,如果有人要打破他的希望,那就是断绝他们的生念。从政治立场上,他们反专制,但是精神上,他们所思考的时间里,就只有改革,改革已经深深浸入骨髓,如果告诉他改革已经失败,他们就天旋地转,不知道如何活。就像1976年毛泽东去世,全国人民就绝天塌下来一样。

所以这些人与民国的保皇派康有为相似,心在曹营身在汉。嘴巴上反专制心里紧紧拥抱专制。在精神上,他们和共产党是一伙的,一起拥抱着改革这个木板,不让自己淹死在历史海洋里。

要说有希望,晚期癌症也是有希望的,你心脏挨了一刀,也是有一丝丝挽救的希望。没有彻底断气之前,都是有希望的。甚至尸体还是可以人工呼吸抢救的。总之他们在绝望中希望着,而且不让人绝望,实行话语暴政。你绝望,他就和你着急。

我就很奇怪,你可以有一丝丝希望,可是为什么要强迫穷人,大部人没有希望的人去接受。不接受就是刁民,就是暴民。如果你要人家希望,至少要给人家办个社会保障,至少要对富人狮子吼:蠢猪,不放血就日后流血。我就很奇怪,就板子打在穷人身上,让穷人饿着肚子,穷着孩子,被富人宝马车压在下面呻吟时,还要冷静理性。

很显然富人更强更大,作为先富起来的人,就应该责任更大,板子更大应该打在富人身上,茅于轼应该劝富人为穷人多办好事,这样穷人就觉得富人还不错,怨气就消解了,就不仇富了。茅于轼完全属于好心办坏事,正如他批评革命左派一样。茅于轼也是想让穷人不仇富,可是变成了穷人单方的责任,其实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劝富人为穷人多办好事,实行互动。茅于轼好心办坏事,越批评单方,越激起愤怒。越批评,茅于轼想避免的穷人革命,可能性就越大。

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而且越陷越深。把改革当作唯一出路的人,不过是自己观念的奴隶,身上无形枷锁自己看不到而已,还要给别人戴。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迷信和世俗邪教。可悲!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议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