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加剧 底层首当其冲
中国全面的通货膨胀已开始,北京绝不可以心存侥幸,须采取有效货币政策来化解风险,防范中国经济毁于一旦。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宏观数据指,七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百分之五点六,创九七年以来当月涨幅新高。七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达百分之十五点四,成为拉动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
虽然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影响十分有限,但政治影响巨大,伤及低收入农村地区及城镇的居民。随着十七大的临近,政府越发希望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
食品涨价效应不断扩散。继方便面掀起全行业涨价潮后,从中式餐馆到西式肯德基,调价风有增无减。甚至兰州拉面、桂林米粉等特色小吃也集体搭乘涨价班车,车上还出现了食用油、面包、日用品和机票等的影子。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藉严格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先推高资产价格,然后推高基本生活品价格的飞涨,最后引起国内各种物品价格全面上涨。中国式通货膨胀出现,推高了房地产价格,从而使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远离房地产市场;它制造了广大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的昂贵化,大幅度加重中低收入阶层人士的负担;还扭曲市场中价格信号机制,从而使得企业及个人不能进行正确决策。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加剧会打击民众正常的经济生活、伤及中低收入者财富与身体、甚至摧毁整个社会伦理及核心价值。
化解中国式通货膨胀基本的途径,须从低利率政策入手,首先改变目前中国居民存款负利率状态。在如此之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央行加息不仅要加大力度,也要加快加息的频率。
七月三十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工作。一些在地方政府定价范畴内的调价措施将推迟执行,包括水、电、煤气、电信、运输、汽油等。
相对于发改委动用的行政手段,央行的举措更加重要。央行的立场是: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但要实施严厉的货币调控,对央行来说并不容易。
最近三年来,央行已经五次提高利率,从多方面产生紧缩效果。在此情形下,央行加息似乎势在必行,但也有投鼠忌器之虑。全面的中国式通货膨胀已开始,首鼠两端的中央政府绝不能心存侥幸地等闲视之,而是要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用加息的方式来化解风险,否则,恶性通货膨胀很可能摧毁中国的经济。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來源: 《亚洲周刊》二〇〇七年第三十三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s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