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谈中国环境污染原因和对策

中国地方政府为中央环保目标的贯彻设置了重重障碍。环保人士建议中国发展城市化建设、并提高能源价格来提高能源效能、控制能源消耗以解决环境问题。而致力于中国环保问题的专家指出,大型城市建设解决污染的先决条件是建筑物及建筑材料要以绿色环保为宗旨, 而且需要完善的城市规划尤其要发展公交设施。

*地方当局唯经济增长是图*

据法新社报导,中国地方政府不断投资于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以刺激本地经济发展,却无视中央提出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

法新社援引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炳光的话说, 中央政府承诺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目标,而某些地方政府却对这些目标视而不见。地方当局的心目中只有经济增长数据,既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远见也没环保的开阔眼界,这样的经济发展带来惨痛的环境污染代价。

法新社说,中国境内百分之七十的水域遭污染。何炳光指出,这问题可能间接阻碍社会和谐发展。

*扩大城市规模*

南华早报说,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家报刊载文说,发展大型城市是中国制止破坏环境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是完善的城市化策略是其中的关键,必须贯彻高效率的城市化规划以降低建筑成本、工作和生活开支。而唯有扩大城市规模才能取得这些最佳效益。

南华早报说,上海是大都市的典范。它正在建筑长达五百公里的地铁,一旦竣工将足以为三千多万人提供服务。上海的城市规模大及人口密集使它的后勤供应和就业机会开创经费相对低廉。中国应当集中资源在今后二十年里建设三十个像上海那样的大都市。

*发展高效的公交*

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保护论坛主任吴岚说:“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城市化,在城市建设上如何贯彻绿色环保方针。首先建筑设计及建筑工程和材料都要以节能为宗旨,就中国而言,目前百分之四十的能源消耗在建筑工程上。

“此外关注建筑材料的生产是否体现环保目标,中国目前使用的水泥量占全世界的一半,相当可观,而水泥生产是污染环境、消耗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好的城市化促进方案要全面考虑并尽可能缩小对环境的影响。例如, 市政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是发展高效的公交系统,以减少私人汽车数量。”

*能源涨价*

南华早报指出,中国环保工作中的另一当务之急是提高能源价格以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这家报纸说,中国应在今后十年逐步实行能源消耗税率到百分之百的目标,而这项收入每年可达三万亿元人民币,可用来发展公共交通、低成本房屋及污染控制。环保专家吴岚认为,提高能源价格还能促进绿色环保建筑物的发展。

她说:“能源价格上升会促使建筑业选择建造更多节能环保房屋,因为建造这类房屋的原始成本较高,而能源价格提高使得这类建筑物对建筑公司和营造商具有更大吸引力。”

*全球化使环境恶化还是优化?*

中国加入世贸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美国商业学院期刊的文章说,中国工商业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也不容忽视,那么中国全球化和中国环境污染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呢?

美国商业学院期刊说,全球化的总趋向,尤其是贸易自由化及投资开放不会无可避免地导致环境破坏。尽管全球化会产生负面作用也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害,但是全球化导致的收益上升却能提高国家保护环境的意愿和能力,此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使国内公司有接触环保新技术的途径,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全球市场竞争力也更乐意采用这些技术。当然全球化和经济开放不会自动为环保创造这些有力因素。

吴岚说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把全球化认作环境污染的根源。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及企业没有对环保承担责任也缺乏透明度。这才是造成中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动力。”

总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社会之间的互动是环保工作的关键,会直接影响环境决策及相应的环保效果。
本文留言

作者韦娓2007年7月24日华盛顿报导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