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江口中华幼鲟监测数量锐减

尽管中国极力保护濒临绝种的中华鲟,但成效似乎不理想。中国方面监测发现,今年以来中华鲟幼鲟数量比去年急剧减少近四十三倍。

新华社报导,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今天表示,截至十八日,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崇明临时基地共监测到十四尾中华幼鲟,比二零零六年减少近四十三倍。

近三年来崇明东滩中华幼鲟的监测结果是:二零零五年一百五十尾,二零零六年六百尾,今年至今仅监测到十四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长江流域总共放流中华幼鲟逾十万尾,但在中华鲟最重要的索饵育肥场“崇明东滩”,并没有出现监测高峰。

长江口保护区管理处说,同期监测的其他渔业资源量也出现急剧下降,今年监测的渔业资源量较前年锐减三分之二。

此外,今年以来长江流域中华鲟成鱼伤亡出现异常情况。数据显示,从去年十一月至今,长江流域共有十三尾巨型中华鲟伤亡,其中十一尾死亡,一尾存活,一尾生死未卜。  

中华鲟是世界二十七种鲟鱼中最珍稀的种类,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恐龙统治地球的白垩纪,中华鲟就在地球生存并繁衍,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的大熊猫”。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已严重影响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和繁殖场所,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