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GDP统计数据 「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著7%~8%的增长率。遥遥领先于美国和欧洲之上,可谓是一枝独秀。许多国人为此慷慨激昂,爱国情绪大增,乐观者更是预计中国会在今後十至二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至於多年生活在海外的老华侨也颇有扬眉吐气之感--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吗?
2005年底,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国民生产总值GDP做了一个上调,将2004年的GDP上调了将近20%,增加了两万多亿人民币。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呢?据《当代中国研究》的主编程晓农先生说,「中国官方的说法是中国例行的经济普查发现,实际的经济规模高出原来统计的数字,2004年的GDP误算了或漏算了第三产业。」
程晓农先生说这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麽各国政府一直对中国的GDP数字有很多怀疑。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国家统计局一向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打开中国的统计年鑑,以2004年为例,国家统计局计算的GDP总额是13.65亿,但是如果在同一本统计年鑑上把每一省的GDP加在一起,则是16.34亿,比全国的总数多了2.69亿。为什么会GDP会一下多了20%呢?以前国家统计局总是说各省上报的数字有水分,所以要在上报数字的基础上挤掉水分。但2005年底的GDP上调也就是承认了各省的上报数字是真实的。那麽到底谁的数字才是真的呢,两者之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据说在统计数字上造假的还真不少。有一件事曾在中国经济学术界传为笑谈。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受贿已被枪毙)在任期间为显示其政绩,要安徽省统计局长按照他要求的年增长率22%来计算全省的经济增长率。说白了就是造假。当时省统计局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於拼凑出了GDP年增长16%,并说已经到了极限,再大就要漏馅了。
这次国家统计局称GDP漏报了第三产业也是有上述原因在内。因为在中国,第一产业的农业已经是一个衰败的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每年沙化土地面积从1,0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1980年中国人均耕地近2亩,2003年减少到1.43亩。在轰轰烈烈的「圈地」热中最近几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在耕地面积已经减少了情况下,农业的产出如粮食产量、棉花产量不可能增加,相反只会减少;而在农产品价格基本上持平不涨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无法增加,所以要靠编造假的数字,那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而第二块制造业原来就有水分所以也就无法再掺更多的水。在2005年底GDP上调时,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已经正式承认了国家统计局过去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把不该计入正规工业企业里的附属机构都计入了正规工业。如家属加工组,学校加工等等。
剩下的只有第叁产业,而往第叁产业里加水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例如全国小商贩的总数,因为小商贩是流动的,无人能确切知道这个数。
或许大家还记得大跃进时,中国有「亩产万斤,钢产翻番,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的荒诞计划,轰轰烈烈,经年不醒,直到大饑荒席捲中国。经过了文革以後,国人恐已无人相信太离谱的事了,统计数字的掺水技巧也算是「与时俱进」。
那麽,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刻意营造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呢?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何清莲女士经过多年的社会调查、分析、取證从而在她的学术畅销书《中国现代化的陷阱》有这样的阐述「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进入九十年代後,资本外逃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了每年新增的外债额。换言之,在中国政府大量向国外举债的同时,却有超过一半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失,也许是永久性地『消失』在国外……2000年资本外逃又急剧增加,总额大约在480亿美元左右,比外商对中国实际投资的407亿美元还要多。」
现在,四大国有银行的坏帐率高达50%以上,一旦出现百姓同时挤兑银行,後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营造一个经济繁荣的假象,对中共当局来讲己非常关键。所以,当您看到「和平」之类的宣传时,还真得需要重新思考一下究竟是中国经济在崛起还是少数利益集团在崛起。
看中国首发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來源: 看中国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r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