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不到一百分?

表姊的儿子目前就读国小三年级,他很在意每次考试的成绩。

当他考九十九分时,懊恼说:“差一点就一百分了。”

考九十八分时,会气自己为何没办法考满分,考九十分时,更是气愤:“为什么不能考一百分?”

然后沉浸在痛失分数的情绪里很久,就算老师再怎么安慰,那小小的身影一走回安亲班,就会蹲在角落里。表姊也相当苦恼,想不透他为何会为了成绩这样子钻牛角尖。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她平时最在意的就是这个儿子的成绩,偶尔遇到他因粗心失分,便当着外人的面前尖声斥责他:“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也会错?你要专心一点就能拿一百分了。”

因为她的态度如此,养成了对成绩“看不开”的孩子。

我记得姊姊曾对我提过一段往事。国小时,她也是对自己的成绩很计较,有一次考了八十分,自己觉得很不满意,于是自动向母亲“请罪”。

不料母亲的反应却是惊喜万分,告诉她:“哇!妳好厉害!我小时候数学很差,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好的成绩。”

姊姊听了之后,心情放松不少,也就没有沮丧太久,很快的又专心读起书来。

又有一次,她考得更差,只有六十几分,心里更难过了。告诉了母亲,母亲开朗的安慰她:“没关系,至少妳还及格啊!我以前的数学每次都考不及格。”

虽说,不要安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但母亲这样的鼓励方式,让我们得以更宽怀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中小学时期,我的成绩一直很差,母亲也曾安慰我:“如果真的读不下去,早点出社会工作也很好呀!”

如今我已从国立大学毕业,回首从前,很庆幸因为母亲的态度,让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不曾因为成绩差而感到痛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