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的尴尬 北京奥运商品承包商使用童工



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工人
报告指责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雇用童工

"公平奥运2008"联盟周日(6月10日)发表报告说,为北京2008夏季奥运会生产手袋、背包和帽子等奥运纪念品的四家中国工厂,滥用童工并严重侵犯工人权益。

报告说,中国工厂的作法"严重侵犯工人的权益","严重违反基本劳动准则,譬如仅给工人支付法定最低工资的一半,并雇用年仅12岁的童工"。

"公平奥运2008"联盟的很多成员组织如国际工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国际纺织及服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Textile, Leather and Garment Workers' Federation)等,早就要求中国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之外允许成立独立的工会组织。它们称中华全国总工会往往代表的是雇主而非工人的利益。

"公平奥运2008"联盟的报告指出,有四家生产北京奥运产品的工厂违反了相关的中国和国际劳工准则。

报告内容有可能使北京2008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感到尴尬。

中共政府希望在北京奥运期间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正面形象。为此,北京当局耗资400亿美元,将所谓有碍观瞻的低矮建筑群拆迁,修建奥运场馆和高楼大厦。

"收入来源"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工会联合会秘书长赖德说,"奥运品牌特许经营是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北京奥组委拒绝对这份报告作出回应,称尚未见到报告内容。

赖德抨击说,"严重违反国际劳工准则的事件在获得奥运特许经营的工厂里发生,这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耻辱。"

国际奥委会的声明说,"国际奥委会不直接管理和控制全世界与奥运有关产品的生产",但它制定了公平的劳工标准及其政策,并期待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奥运会特许经营制造商遵守有关规定。

在全球153个国家拥有304个工会组织的国际劳工联合会、国际纺织业者联合会,以及为成衣和制鞋业者争取更多权益的非政府组织联合完成了这份报告。

调查取证

报告说,调查人员在去年冬天从下面这四家公司取得了相关证据: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意高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和裕荣昌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报告引述一名年仅13岁童工的话说,"我从每年早上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两点。"

他说:"这种情况每个月不只发生一次,而是两至三次。我已精疲力竭,但我第二天还是得去上班。"

报告说,北京奥运特许经营授权预计将给奥运会带来7000万美元的收入,比悉尼奥运会多百分之四十。

奥运会特许经营是指奥组委授权合格企业生产或销售带有奥组委标志、吉祥物等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产品。

为享有这一权利,特许企业将向奥组委交纳一定的特许权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