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民主

最近中国官员和理论界人士频繁提出有关「民主」的观点,包括大力推崇民主制度、建议中国应该实行民主改革等等。在过去,民主被中共视为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现在却透过媒体释放赞扬民主的讯息。其中代表的意义,究竟是中共终于体认到民主的重要性呢,还是中共对民主的诠释不同于西方式民主?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非常大的回响。这篇文章连续在中共官方媒体转载,包括了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中共中央级官方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由于俞可平是总书记胡锦涛的「文胆」,他的说法代表中共智囊的主流思想,也代表中央高层发出的信号。整体而言,中共虽然肯定民主的必要性,口中的民主却是异于西方民主的「中国式民主」。

「中国式民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特色:第一、渐进式的民主改革。民主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如果不顾条件地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第二、坚持一党专政的前提。为了避免在转型过程中产生政治动荡,改革的目标就是在现有威权体系上,增强国家治理的能力与效率。第三、反对西方式民主。中国坚持民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反对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当作民主的基本指标。

从这些主张可以看出,中共虽然肯定了民主的普世价值,但是「中国式民主」显然不同于西方国家常见的三权分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共对民主认知的出发点,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精神截然不同。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是「主权在民」。按照卢梭等思想家的观点,代表著「合法性的来源都来自于人民,而非君主或贵族」。人民透过社会契约将权力授权给统治者,但统治者的统治权却来自于人民授权。因此,在西方民主政治的概念中,具有选举权的人民掌有国家权力,民意代表必须对人民负责,当民意代表违背了人民的委托时,人民有行使否决、罢免的权力。进一步来讲,在「主权在民」的原则下,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关键是允许反对党的存在。人民可以透过竞争性选举来表达对统治者的授权,因而存在政党轮替的可能性。

中共至今仍然回避「主权在民」的根本精神。每5年一次的中央领导人换届改选,人选还是由现任领导人拍板定案,然后形式上经过选举的程序,因此最高领导人尚未出现落选的例子。此外,中共依然强调自身是唯一且永远的执政党,不允许其他反对党的存在。如此一来,人民就无法在政党中进行政治选择,也无法约束执政党。由此可见,中国宣称要进行民主改革,却持续回避「主权在民」的理念,那么它的民主政治将不会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