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秋水伊人》

秋水,本姓沈,从姓花,原名慧芝,是晚清时上海滩上一个名声不大,但颇有内蕴的艺妓。当时有一个镇江军阀陶骏保对慧芝已有爱慕之情,欲为其赎身,就在慧芝终身未定之际,史量才出现在她的面前。史量才仪表堂堂,才气横溢,办事干练,思想开朗且进步。1904年创办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后还担任过《时报》的主笔,在上海颇有业绩和名声。史在家乡时就由父亲作主,和表妹庞明德订了亲。史量才对花慧芝十分注意;另一方面,史的才情仪表也深深地吸引了慧芝。一天,陶骏保南下寻花慧芝,身携十万巨款,本拟为之赎身后,购房置地,不料在上海被刺客暗杀,经此变后的花慧芝决计投入史的怀抱;而史也是落花有意。 

  沈秋水进入史家后,带过去一笔巨大的财富,史财力雄厚后,于1913年盘进了当时上海颇有名的《申报》,加上他后又吃进《时事新报》、《新闻报》等报馆,使他成了上海报业的巨擘。在1921年,史还与南洋侨商创办了中南银行。从这里可看出沈秋水对于史公子的深情厚意和财力奉献。 

  然而,几年后史有了外室,并为史生下一个女儿,沈十分伤心,正室有子、外室有女,而自己--侧室却孤单单的一个人!为此整日郁郁寡欢,背人弹泪。史量才为补偿这份歉意,特意在杭州西子湖边的北山路为沈营造了一幢别墅,题名为“秋水山庄”,秋水山庄背靠葛岭,面对柔顺的西湖水,如果再把目光抛过去对面就是“孤山孤绝谁肯庐”的放鹤亭。史还特意陪沈在别墅里过了一段琴瑟交好、共奏一曲的甜蜜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史倾向于抗日,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在去上海的汽车上被暗杀。消息传来,沈秋水面对西湖,望穿秋水,“往日的情景,只留下眼前的凄情……”在安葬史量才之前的家祭上,沈秋水强打精神,素衣素服,怀抱一架和史量才共同弹奏过乐曲的七弦琴,在灵枢前弹了最后一曲“……更残漏尽,孤雁二三声……”,曲尽弦断,她徐徐将琴投入火缸。 

  安葬史量才后,沈秋水万念俱灰,毅然将“秋水山庄”捐作杭州的慈善事业,“尚贤妇孺医院”的匾额换下了“秋水山庄”的匾额。此后又将史公馆捐给上海育婴堂,而她自己搬入另居的一个单间,终日放下窗帘,谢绝接待来客,终日里凄凄惨惨切切,以度余年。1956年,沈秋水在杭州去世,亲属根据她的遗愿:不葬在史墓的左侧--不再在“阴间”做“小”,而葬于南山公墓。秋水伊人就这样完成了使命,但为杭州留下一曲《秋水伊人》的歌和一幢秋水山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