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孔子后裔 失传千年后现身

 图为绢制的山西昔阳孔子支系族谱,上推可直达孔子

一支在《孔子世家谱》中失传千余年的孔子后裔支派近日在山西省昔阳县现身,成为了当前已发现的失散时间最为久远的孔子后裔支系。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任务协会表示,这一孔子后裔支系在一千多年前就从孔子的诞生地山东曲阜迁移到了其他地区,因此未在历代修订《孔子世家谱》总谱中有所记载,而带领这一支系迁移的人为孔子的41代孙孔邈。

孔子世家谱续修任务协会会长孔德墉说,这支族人向他提供了能够证明身分的派系族谱及手抄文本,这一族谱可以上推直达孔子,并能在41代上与《孔子世家谱》总谱相衔接。

据报导,按照明朝以来的惯例,《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只大修了四次,分别是明天启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以及民国时期,历次修订中对孔邈这一支系的标注均为「无传」。

孔子世家谱续修任务协会编辑部主任孔德威说,这一支系已繁衍有两千多人,现定名为乐平派,以区分于散布其他地区的孔子后裔,当前这支族人已全部被录入总谱。

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开端对《孔子世家谱》进行第五次修订,当前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孔子后裔的数据,证实孔子后裔已繁衍到83代。2005年,《孔子世家谱》被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认定为当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由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仁爱、忠孝及正直完整的人格,在思想和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

据估计,当前健在的孔子后裔至少有三百多万人,80%分布在中国。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