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女书”创造中国女性隐秘语言空间

8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中国女书艺术展暨女书梅花笔会”上,来自湖北、湖南、山东、山西等地200多件女书艺术品,让人们再度领略到这一濒临灭绝文字的独特魅力。

武汉大学教授官哲兵认为,由于身处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国妇女曾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被剥夺了学习文字的权利。女书的出现代表了世界女性文明的开始。通过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女性在男权思想主宰的世界里创立了她们自己隐秘的语言空间,表达着对女性独立的渴望。因此,法国一位女权主义者认为,“女书是世界妇女的圣经”。

1982年,官哲兵在湖南省江永县的一个偏僻乡村里,偶然看到一封奇特的书信。蓝色的布帕上面,满是蚂蚁一样奇怪的字,字体倾斜修长,呈菱形框架。

村里的老人告诉他,这是“女书”。官哲兵立即迷上了这种神秘的文字,并将其介绍到国内外。之后,女书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纷沓而至。

据有关专家推断,女书兴盛于明清时期,主要在湖南江永县、道县等地的妇女中流传,是当地女性之间使用、描写女性生活的特殊文字,男人不识,故称“女书”。

这种音节文字大约有千把单字,每个音节表示一组同音不同意义的语词,可以完整记录当地的方言土话。其产生与当地姊妹结拜的习俗有关,主要用于结拜姊妹之间交流感情、互通信息。

女书字体苗条修长,倾斜而呈菱形框架,笔画纤细飞扬,自由舒畅,仿佛轻歌曼舞的姑娘。妇女们用各色丝线把字绣在巾帕、枕头、帽子、扇面上,十分精美。

在漫长的岁月里,当地妇女们用女书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有叙事诗、抒情诗、敬神诗、结交书、通信、哭嫁歌、山歌、儿歌等。女书作品几乎全是诗歌式文体。

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庆福说:“作为举世罕见的文化现象,女书可让我们了解到许多中国南方的文化信息,对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都极具研究价值。”

20多年来,女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着10多种。2004年,江永女书以最具性别意识的文字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女书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目前,江永县政府开设了女书培训班,教授年轻女子读写女书文字;收集珍藏女书作品;建立女书园,为江永女性提供学习女书,用女书交流的场所,还编纂了专门的《女书字典》,给予“女书”传人们更多的支持。

宫哲兵教授主持编写的《女书通》8日出版发行,辑录869个女书标准字,将女书文字规范化,女书读音汉语拼音化,以便更多的人学习掌握女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