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 中国经济繁荣背后是民工的苦难

国际特赦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壮观的经济增长是以一亿五千万民工的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代价的,呼吁政府为这些城市底层阶级多做些事情。

对北京来说,这种歧视和人权的指控出现在一个敏感时期,因为它正在尝试在明年的奥运会之前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当局已经放松对外国媒体的管制,而且下周召开的年度大会准备讨论废除劳动改造体系。

但国际特赦组织在它3月1日的报告中把焦点瞄准其他受害者,大量群众没有分享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成就,因为他们法律地位不稳定,容易被雇主、警察和地方官员剥削利用。

从穷困的乡下来到繁荣城市找工作的民工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卫生保健福利,工资被拖欠多月,而且不得不在危险和不健康的条件下筋疲力尽地工作。

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区副主任贝柏尔(Catherine Baber)表示,中国所谓的经济“奇迹”付出了可怕的人性代价,生活在城市里的民工在工作间里经历了一些最可怕的迫害。

该报告称中国正经历世界上最大的和平时期移民潮。从八十年代开始,民工的数目就从两百万猛增到一亿五千万至两亿。在许多城市,特别是在繁荣的珠江三角洲,民工已经构成了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民工没有得到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充分权利,因为他们只是被登记为暂住人口。许多人非法打工,所以他们难以挑战他们的雇主。

国际特赦组织表示中国南方工厂的员工往往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每周工作7天,每月只能休息一天。21岁的张女士四年里曾在九家工厂工作,她表示有些同事会因为过于劳累而晕倒。

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卫生保健福利很少甚至没有,小小的受伤事件或疾病都可能导致民工经济上的破产。该报告称一些民工自己做手术,因为他们支付不起医院的费用。学校费用也是昂贵的,因为两千万民工子女留给农村跟亲戚在一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