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邮:中共警告中国的改革者

2月27日,共产党警告中国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改革者和知识分子:尽管过去二十年经济改革步伐很快,但政治自由化和民主之路仍然漫长。

两会将至,中国的政治辩论正沸腾,总理温家宝的这个警告成为中共对这种辩论的第一回应。

这种辩论多数仍然是闭门进行的,保持了该党的神秘传统。但最近有著名人物发表两篇文章,公开提议胡锦涛政府加快有助于市场经济顺利转型的政治改革。

一篇出自《人民日报》前编辑周瑞军(音译,Zhou Ruijun)。文章认为要化解日趋紧张的、可能导致不稳定的贫富差距,更民主开放是必要的。另一篇出自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Xie Tao),他建议中国应该加快迈向斯堪的纳维亚式(Scandinavian-like)的社会福利民主。

据报道,最近负责准备十七大领袖政纲的温家宝用熟悉的马克思主义词汇辩称中国还没有为这样的民主做好准备,但它仍然是党所希望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遥远目标。同时,他表示社会主义体系和民主并不矛盾。

温家宝的言论被视为胡锦涛十七大政纲的预示,呼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大胆的政治尝试。这和胡锦涛的谨慎一致。

分析家认为十七大是胡锦涛的关键时刻,他将巩固自己的领导。

政治异见人士和作家刘晓波(音译,Liu Xiaobo)认为胡温将努力营造一个没有麻烦的十七大,尝试游走于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一方面,对毛泽东建立的意识形态的日益偏离让保守派不满;另一方面,改革者对邓小平自80年代开始的自由化仍然主要着眼于经济改革感到挫败。

刘晓波认为,外界许多人为中国的经济成就欢呼,但那些真正了解中国的人知道,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根本还没有受到触动。

近年来,政府拥有的数百大企业倒闭,因为它们损失了大量的金钱,仅靠岌岌可危的贷款生存。国有企业倒闭的结果使成千上万工人的下岗。有学者抱怨无情的私有化进程加大了贫富差距,威胁社会稳定。

党内官员类似的反对意见,让胡锦涛政府收回去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递交的保障私有财产(包括前国有企业的)的法律。

这种反对意见的基础是,许多思想传统的党员不愿意放弃长期的国家拥有所有土地的社会主义原则。他们反对立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斗争,已经变成反对邓小平改革以来大规模抛弃社会主义学说的最后抵抗。(作者 Edward Cody)
本文留言

作者Edward Cody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