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老年性痴呆

由于应酬太多,湖北某县一名曾担任银行行长的杨先生,从酒精中毒发展到老年性痴呆,只用了3年多时间。近日,他因智力下降、行为反常、生活不能自理,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
  
   国家公职人员因应酬喝酒喝成老年痴呆,给“酒精考验”的陋习添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注脚。看着老杨的痴呆样,不少人也许不禁要同情起他来了。我的观点则是且慢同情,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老杨1977年从财政学校毕业后,伴随着一路喝来,他也逐渐从计划股长、信贷股长、办公室主任,逐渐坐到了银行行长的位子。也就是说,老杨是吃喝风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获益者;酒精伤害了他的身体,但也助推着他职位上的升迁。上天是公平的,你得到多少,就必须付出多少。
  
   这也是为什么局中人都知道喝酒有害,却仍义无反顾地周旋于酒桌上的原因所在:你喝下这酒,未必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官职、项目或贷款,但如果不喝,你肯定没机会,而且还会因你的“不合时宜”,连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可能慢慢被夺走,直至最后被踢出局。
  
   吃喝风正是基于这样的实用功能走向盛行:喝酒能完成正式场合与台面上无法完成的任务、无法达成的协议、无法谈拢的妥协,成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的“代言人”。而它越盛行,越暴露出社会运行的弊端:整个社会缺乏规则意识,也没有按法律制度办事的习惯,无论谁,没有关系,都将步履维艰。这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不仅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而且将人际关系不断功利化,以至结成一个个错综复杂、带有人身依附的关系网,形成强大的“逆淘汰”负效应。
  
   了解这个,也就会明白为什么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吃喝,每次却收效甚微。一个社会需要制度建设,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归根结底还需要人的执行,如果有些人习惯于这样的“人情社会”,又怎能指望他按法治的要求管理社会?
  
   只有让年轻一代逐渐拥有按规则行事的习惯与自觉,由小及大,以至整个社会都奉规则与制度为最高准则,人与人的关系才可能摆脱“吃喝文化”。到这时,吃喝风才可能失去滋生的社会土壤,公款吃喝才可能被视为违法犯罪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