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清涟揭山东鲁能案内幕
最新一期中国著名杂志《财经》揭露,山东国有企业鲁能集团借“转制”之名,悄然将这个超大型国企“私有化”,业界质疑,逾七百亿人民币国有资产可能流失,此事件再度引起外界对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关注。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底数据,鲁能集团以总资产738.05亿元傲居山东企业第一名。然而《财经》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详细报导了鲁能集团经过一年多辗转腾挪,庞大的企业王国已悄然易主,由“国有”改为“私有”。私人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三十七亿三千万元,获得总资产高达七百三十八亿的鲁能集团百分之九十一股份,而新公司董事会大部分成员仍为原高层人员。
文章刊出后,在财经界和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为此,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与经济问题专家何清涟女士。何女士认为,
“鲁能事件我已经详细读过《财经》的报道,我觉得问题是这么几条,第一是股权变动频繁、诡异。诡异是指和常情下的很多操作方式不一样,比如最开始时要把它变成一个职工持股公司的时候,说的道理是一套,然后再变成新股东的时候,它说的道理并不充分。比如它说要加强公司的市场化,但目前的职工持股并没有影响企业的经营,在不断的盈利,所以这种变动是否有必要。它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让职工出钱、集资,不需要的时候,就让职工在没有分享资本增殖利益的情况下迫使职工退股,这都是行政方式,不是市场行为。所以我说相当诡异,都是个人的意志在起作用。”
此事件中的秘密收购人均为私人企业,如何能有如此财力收购山东第一大企业集团,对此何女士表示,
“第二点就是新公司主人的财富来源很不透明。收买(鲁能)公司的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叫肖玉波(音),才24岁,他的财产从何而来,是继承还是自己积累,都没有任何说明。资本市场上如果拥有这么大一笔财产,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另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李彬才36岁,他的财产又是从何而来,也缺乏说明。这让人想到,近些年的公司有这么一种形式,真正的主人由于财产来源很可疑,容易引起社会非议和种种不利的猜想,于是他隐身在背后,找一个不相干的、他能控制的人做企业的法人代表,做名义上的老板。整篇文章强烈的暗示了这一点。”
那么如此扑簌迷离的鲁能事件,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第三点我认为最需要考察的,就是公司股权这样的频繁变动,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从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变动来说,总经理、懂事长这两个核心领导还在,说明承认公司过去的经营方针是对的,否则就不可能把这两个人留下来。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个股权变动成了一个非常模糊的多网式交叉持股,财产权利变的非常错综复杂,它实际上是想模糊一条,就是谁是真正财产的主人,让别人看的头痛,弄不清。那么公司新主人为什么要刻意隐瞒自己是谁,这点本身就非常可疑。我觉得后面一定有一只权力之手在运作,那么这只手到底有多大,现在无从猜想,只能看进一步的结果。”
曝光此案的《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有着“中国良心”、“中国的第二面镜子”、“中国最危险的女人”之称。1982年入行新闻界不久,她就以“敢言”著称,在急速变革的二十几年里,她始终保持着预言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有观察者分析,胡舒立之所以能够在几次大胆直言触犯中共当局的利益集团的危局中化险为夷,除了她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更得之于有要人青睐和垂顾。对此,何女士认为,
“《财经》杂志近年来有一个特点,频频曝光一些资本市场的黑幕和内情,一般的(大陆)媒体这样频频曝光的话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但胡舒立不一样,往往是曝光了谁,谁过几个月后就是政府追查的对象,比如华诚,仰融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可以猜想胡舒立是有支持者的,而且支持者比起被揭露者在权力上处于强势地位,已经有了赢的把握。要不然一般的(大陆)媒体是做不到她这样的。”
鲁能一案凸显了中国国有资产体制的弊端。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多数股权结构和变动都不为外人所知,因此在改制的背景下,股权转让行为很容易被少数人当权者操控,将国有资产揣进个人腰包。鲁能也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