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扇子(图)

 

北宋初年所发展出的摺扇,因状如半圆,携带方便,而广为流传,因此成为扇子的典型代表。

在电风扇和冷气未发明时,每当夏天到来,扇子就成为引凉之必备物品。但是回溯至古代,扇子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有何作用?

扇子相传源起于尧舜时期,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说,舜为了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刚开始是长柄扇,又称为估翣、障扇或掌扇,用为障尘蔽日,象征权威。后来演变为短柄扇,又名为箑,用来引风纳凉。稍后的纨扇、团扇更以绘画来装饰于扇面上。直到北宋初年所发展出的摺扇,因状如半圆,携带方便,而广为流传,因此成为扇子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扇可分为以下四种:

羽扇
早期用鸟禽类的羽毛(白鹅羽)编制成扇面,再加上扇柄而称为羽扇。不仅可作为纳凉、舞蹈、装饰所用,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陈列品。根据记载,楚国的宋玉就曾经使用过羽扇,到了东汉末年,羽扇在江东一带非常盛行。清朝嘉庆年间张燕昌在《羽扇谱》中提到:“至三国时诸葛亮持羽扇指挥三军,始为今羽扇所仿。”及晋代的陆机在《羽扇赋》一文,也有描写到当时人们使用羽扇的史实。

摺扇
摺扇非源自于中国,据说是在北宋初年后,从日本、朝鲜等国陆续进贡这类摺扇而传至中国。直到明成袓时,中国开始自行制作摺扇,于明中期摺扇广为流行。因明朝的沈、文、唐、仇四大家等文人雅士擅以在扇面题诗作画,而蔚为风气,扇子便由日用品变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了。

纨扇
纨扇又称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象征团圆,大都用丝、绢、绫、罗等丝织品制成,是古代宫中常用的物品,所以又叫宫扇。纨扇在宋徽宗时,他开始制作许多精美的扇画,而盛行一时。在当时扇子已成为文人雅士吟咏的对象,也是许多书画家题诗书写或点染绘画之新宠。

蒲葵扇
蒲扇原名为蒲葵古扇,古时称棕扇。是用蒲葵叶所制的。制作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且扇风较大,障面遮日较为方便。据说蒲葵扇是在晋朝时发明的,晋书《谢安传》说,谢太傅替乡人卖蒲葵扇,赚了一宗钱,后来卖蒲葵扇的还把他当作祖师爷来供奉。为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



本文留言

作者雯娟 整理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