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三轮车和两条人命



 

崔英杰向被害人和被害人的家属表示深深的忏悔

一辆三轮车换两条人命,谁愿意?可能谁都不愿意。当然,也许李志强就愿意。也许,崔英杰也愿意。

不管愿意不愿意,这桩交易已经完成了一半,现在说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先是,崔英杰师傅的三轮车被城管先生们强行没收,这就是交易的开始。崔英杰师傅说:“我不愿意。你们不能强迫交易。请你们把三轮车还给我。”可是,人家根本不听。

李志强先生是城管队长。对李队长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交易。这是强制没收,是不需要付出成本的买卖。一辆三轮车值不了几个钱,可能,李队长只想把三轮车拉回去砸了,然后卖废铁。然而这堆废铁在没有成为废铁之前,是崔英杰的全部家当。崔英杰师傅在很大程度上就靠这份家当吃饭。别人砸你吃饭的家什,你会乐意吗?所以,崔英杰师傅不惜一切代价要保住自己的饭碗。

我很遗憾,崔英杰师傅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可以跟城管先生们讲讲道理。中国人就是不喜欢讲道理,一到关键时刻就忘了还应该讲道理。城管不跟小贩讲道理,小贩也不跟城管讲道理。崔英杰师傅先是拒绝交易,然后是恳求停止交易,再后是坚决拒绝交易,最后是不得不进行交易。不过,崔英杰师傅开出的交易条件令在场的城管队员们大吃一惊。

崔英杰师傅认为:这辆三轮车至少能值几两血。

事情到了这一步,想终止交易已经来不及了。李队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交易不但需要他付出代价,而且,连过去欠下的也要他在这次一次付清。李队长本想说:一辆三轮车值不了几两血,——他这话还没有说出口,交易便已经结束。

完成了交易的崔师傅放弃了自己的三轮车。三轮车已经不再属于他了。李队长流了几两血他还不能肯定。他希望这场交易能够到此结束,但他也明白:结束不了。反正都是强买强卖,为什么别人赚了便宜就可以到此结束,自己赚了便宜——其实自己根本没赚什么便宜——就一定不会到此结束呢?对此,崔英杰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崔英杰想到逃跑。如果李队长的血不至于流的那么多,说不上崔英杰就能逃跑成功。这样的例子很多。所谓惹不起,躲得起,就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教给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之一。崔英杰想不到的是:李队长因为流血太多,他死了。

一辆三轮车值一条人命吗?崔英杰想:不,不值。可是,我本来不想进行交换的啊!你们为什么偏要逼我进行交换呢?

也许,崔英杰师傅认为一辆三轮车至多能值一条人命,所以他放弃了逃跑,选择去自首。

但他错了。至少公诉人是这么认为的:一辆三轮车能值两条人命:李志强一条,崔英杰一条。

对此,法官大人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判决。而我想提醒法官大人的是:请您慎重。您别忘了:在李队长的眼睛里,三轮车其实一钱不值!

本文留言

作者莫遇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