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造就7成高校毕业生为"校漂族"(图)


大学生工作难找

随着大学连续多年扩招以及大学毕业就业率年年走低,广州各大学周围形成一个毕业不离校,借助大学校园的各种设施继续生活在校园的人群,他们在学校在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他们虽然早已不是学生,但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这是生活在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有名无份,因为他们已经毕业,只是出于各种原因促使他们继续留驻在高校周围。他们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这群人被称为“校漂族”。

  据天津青年志愿服务队的调查统计,有过校漂经历的学生,比例居然高达70%。其中,有些学生成为校漂族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

  漂到哪里算哪里

  校漂族的形成有各种原因,一种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就在学校附近租下价格比较低廉的民房,其余就借助学校资源生活。这类学生一般找到工作就会结束校漂,将近五成学生属于这类。这类学生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找不到工作,心理压力很大,他们居住的环境条件很差,住房阴暗潮湿,租屋对他们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醒来就到学校去上网找工作,打球锻炼身体,甚至洗澡都靠学校设施来解决。

  另外一个极端的学生是不愿参加工作。这类学生家境比较好,在校读书期间就是高消费学生,手机一年至少都换一次,这些人娇生惯养,厌恶每天朝九晚五的刻板工作,有的人毕业后找到了工作上班不满一个月就辞职返回到校园,校园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他们恋恋不舍,干脆就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了。他们每个月的生活来源靠父母供养,所借租的房屋条件也是比较好的,在大城市,父母供给这类学生的生活费,每个月都达三、四千人民币。其中有些人,毕业后根本就没去找过工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