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群体流行泡妞许可证等恶搞证件(组图)

 

恶搞“处男证”

 

各种恶搞证件

12岁孩子的书包里不仅有“结婚证”,还有“色狼证”、“网恋许可证”! 日前,家住宁波市江北区的袁女士在整理儿子的书包时大吃一惊。为此,她致电:“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些不健康的东西竟在学生中间流行。”

  日前,笔者找到袁女士,见到了这种“恶搞”证件:红色的“结婚证”封面上,一个标着“联合国”字样的印章赫然可见。内页和真的结婚证一样,可以填写两个人的姓名,甚至还有“经审批,同意领取《结婚证》,可合法同居”字样。另一本“色狼证”更离奇,除了填写个人信息外,还有“公安部第二次全国普查”等“恶搞”内容。在另一些“网恋许可证”、“超级帅哥证”中,同样出现了大量的“恶搞”内容,其中不乏低级庸俗的黄色笑话。

  这些证件来自何处?袁女士的儿子说,因为觉得新奇好玩,同学们纷纷通过淘宝、易趣等网络购买,很多同学都有两个以上这样的“证件”,主要用于平时网上聊天时,向对方亮明自己的“身份”。

  笔者随后通过淘宝网找到了一个“证件”卖家。在“店铺”里,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证件,还有一些如“恋爱管理学院许可证”、“泡妞许可证”等等。据卖家介绍,这些“证件”原为一种避孕套的外包装,本意想通过搞笑的形式来淡化商品的色彩,但是后来很多买家都指明只买这些外包装,经常是一次性就买下10多个,一天下来可以卖出去200多本。至于这些“证件”的买家为何大部分是青少年,他表示并不知情。

  这种“证件”的流行令很多家长深感忧虑。袁女士气愤地说,以前只听说网络上有这种虚拟黄色证件流行,没想到还有实物出售,孩子们年龄小,对婚姻、恋爱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很容易被误导。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必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这是一种典型的将网络文化嫁接到现实商品上的‘恶搞’行为。”有法律专家认为。作为商品,这些“证件”出现“联合国”、“公安部”等字样,擅自使用这些机构名称极不妥当。同时,将网络上流行的不健康内容,印制在这些所谓的“证件”上,通过市场流通,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恶搞”行为的整治。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