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昨天终于宣布,邀请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本周末对华进行正式访问。尽管相关消息早几天已在日本、台湾以及韩国媒体上炒得颇热,反观大陆主流媒体在昨天以前对这一问题几乎悄然无声。
中国原先一再表态,不清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政治障碍”,两国元首不可能互访,因此国内观察界自信地推测,所谓安倍访华大概只是日方一厢情愿,或日本媒体放出的烟雾。
结果,事态的发展让中日关系问题专家大跌眼镜。
不单是中方学者意外,连日本官方也吃了一惊。日本《每日新闻》有报道说,有关中日举行峰会的协商,在上个月底两国副外长级会议时原本不甚乐观。没想到,中方副外长戴秉国27日返中后,隔天再次秘密访日,情势才有所转变。据说中方的认真程度让日方颇感惊讶。
安倍至今拒绝承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还公开坚持两国互访不该设先决条件,中方竟然放弃原来的坚持邀请安倍访华,中方的用意何在?
分析人士对此众说纷纭。
“猜想”之一:中日暗中协议──安倍默许停止参拜,或秘密参拜,或短期内不参拜;“猜想”之二:中方为谋求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做出让步,对安倍新首相送个大人情;“猜想说”之三:日方不顾一切地造势要求访华,中方难以置之不理。
港台媒体似乎倾向第一种解说。不过,从两国外交部分别就访问背景做的说明,我们很难肯定日本暗中答应了中方的条件。
中国外交部声称,中日已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达成一致”,按说这个说辞已很模糊。但日方的措辞更保守,他说两国“一致同意”要“克服影响双边关系的政治障碍”。
有大陆民众愤愤不平,认为政府过于轻易地对日本做出了妥协,
不过,从客观局势分析,中方此举或许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
中方在尚未对安倍进行观察前,即网开一面同意他来访,事实上造成一种安倍无条件访华的印象。未来如果安倍依然在敏感的历史问题上做出刺激中国的行动,中国将更理直气壮地重申,中日关系出现困难,“责任不在中方”。
再者,中国政府的智囊对于安倍的思想和处境,应该有一定的把握。
安倍急于实现对中、日的访问,自有其国内政治压力。日本的神奈川和大阪两个选区将在本月22日举行补选,新任首相必在22日前表现出政绩,以巩固执政地位。但10月22并非安倍的最后一关,更严峻的2007年参议院选举考验还在前面。据路透社最近的一项调查,44%的投资人认为预计自民党明年将败落,安倍会下台。因此,实力不稳的安倍很需要稳定的外交关系来展现其政绩。
反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顺利整肃上海市委官员以后,他对内部控制更有力,在外交上空间和能承担的风险都大于安倍。
从大局看,中国遇到一个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的对手,如果两国借此微妙地搁置对靖国神社的争议,而集中讨论更具紧迫意义的边界问题、东北亚安全问题和朝核危机等问题,将有助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开展新的格局。
长远而言,东北亚终将出现两雄并立的局面,两国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开展新面貌的双边关系,这是两国元首迟早必须处理的问题。
当然,有关安倍访华的第四种猜想,是双方秘密协议,安倍在访华期间就靖国神社问题、历史问题上做出中方能接受的表态。
胡锦涛想的是什么,他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恐怕要到9日两国峰会后,外界才能有较清楚的答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中国原先一再表态,不清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政治障碍”,两国元首不可能互访,因此国内观察界自信地推测,所谓安倍访华大概只是日方一厢情愿,或日本媒体放出的烟雾。
结果,事态的发展让中日关系问题专家大跌眼镜。
不单是中方学者意外,连日本官方也吃了一惊。日本《每日新闻》有报道说,有关中日举行峰会的协商,在上个月底两国副外长级会议时原本不甚乐观。没想到,中方副外长戴秉国27日返中后,隔天再次秘密访日,情势才有所转变。据说中方的认真程度让日方颇感惊讶。
安倍至今拒绝承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还公开坚持两国互访不该设先决条件,中方竟然放弃原来的坚持邀请安倍访华,中方的用意何在?
分析人士对此众说纷纭。
“猜想”之一:中日暗中协议──安倍默许停止参拜,或秘密参拜,或短期内不参拜;“猜想”之二:中方为谋求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做出让步,对安倍新首相送个大人情;“猜想说”之三:日方不顾一切地造势要求访华,中方难以置之不理。
港台媒体似乎倾向第一种解说。不过,从两国外交部分别就访问背景做的说明,我们很难肯定日本暗中答应了中方的条件。
中国外交部声称,中日已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达成一致”,按说这个说辞已很模糊。但日方的措辞更保守,他说两国“一致同意”要“克服影响双边关系的政治障碍”。
有大陆民众愤愤不平,认为政府过于轻易地对日本做出了妥协,
不过,从客观局势分析,中方此举或许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
中方在尚未对安倍进行观察前,即网开一面同意他来访,事实上造成一种安倍无条件访华的印象。未来如果安倍依然在敏感的历史问题上做出刺激中国的行动,中国将更理直气壮地重申,中日关系出现困难,“责任不在中方”。
再者,中国政府的智囊对于安倍的思想和处境,应该有一定的把握。
安倍急于实现对中、日的访问,自有其国内政治压力。日本的神奈川和大阪两个选区将在本月22日举行补选,新任首相必在22日前表现出政绩,以巩固执政地位。但10月22并非安倍的最后一关,更严峻的2007年参议院选举考验还在前面。据路透社最近的一项调查,44%的投资人认为预计自民党明年将败落,安倍会下台。因此,实力不稳的安倍很需要稳定的外交关系来展现其政绩。
反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顺利整肃上海市委官员以后,他对内部控制更有力,在外交上空间和能承担的风险都大于安倍。
从大局看,中国遇到一个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的对手,如果两国借此微妙地搁置对靖国神社的争议,而集中讨论更具紧迫意义的边界问题、东北亚安全问题和朝核危机等问题,将有助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开展新的格局。
长远而言,东北亚终将出现两雄并立的局面,两国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开展新面貌的双边关系,这是两国元首迟早必须处理的问题。
当然,有关安倍访华的第四种猜想,是双方秘密协议,安倍在访华期间就靖国神社问题、历史问题上做出中方能接受的表态。
胡锦涛想的是什么,他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恐怕要到9日两国峰会后,外界才能有较清楚的答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学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