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人群仅占总人口15%

中国西安召开全国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科普工作研讨会,有专家在会议上表示,在中国,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符合健康标准的仅有15%。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一心在9月16号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科普工作研讨会上作的报告中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据此标准,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的胡宗义先生对此表示:“心理健康是因为现在社会压力比较大,说15%的人有心理疾病,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因为其他社会也是一样的,在任何一年有心理健康问题、精神上有压力的、情绪上不太健康的人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在中国应该是更大一些,因为毕竟是条件差一些;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更多一些;即便是有钱人他也有压力,为基本生活发愁的人还是有很多,所以在中国自杀的人是全世界第一。女性自杀的人比较多,特别是在农村的妇女。”

中国心理学会的陈一心说,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存有先天不足,有不良生活习惯、性格等,有工作和生活节奏紧张、环境污染、气候恶劣等。体检时常有血压、血脂、血糖、血粘和体重偏高以及免疫功能偏低等现象。亚健康状态也多种多样,几乎每种疾病都可能有与之相近的亚健康表现。胡宗义先生认为:“对大部分人来讲,他的生活压力要大一些;再一个就是环境不好;还有那里的人事关系不想这里这么简单,在中国生活关系肯定是要复杂一些,要办个事儿也不太容易。”

陈一心在会议上还表示,希望中国的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应将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人的健康、关注人的亚健康上来,把70%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