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东汉古墓出土种子神奇发芽

 2006-09-12 20:0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9月9日上午,河间市文保所一名工作人员打开文物仓库沉重的铁门,检查5天前刚刚出土的东汉古墓文物,当看到盛放陪葬粮食的彩绘陶奁时,这名工作人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埋葬于近2000年前的陶奁的表层生出密密一层嫩芽。这一神奇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当地考古、农业及生物专家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

■出土陶奁里发现种子

  前不久,河间市龙华店乡阎辛庄一村民在地里取土时,发现一青砖古墓,沧州及河间两级文保单位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本报曾报道)。经过研究推断,古墓应是东汉早中期所筑。表面生出植物嫩芽的彩绘陶奁就出土于这个墓葬的两个耳室之间的密封通道,距离地面约有三四米深。刚刚出土时,陶奁内的泥土中,存有一些植物的果实,基本保持了外形的完整,可以分辨出的有谷粒之类。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彩绘陶奁应是盛放陪葬粮食的器具。此外,在主墓室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类似于花卉种子的籽粒。9月4日,考古人员将彩绘陶奁等文物封存于文保所文物库房。

■种子出土数天后发芽

  河间市文化局长田国福告诉记者,9月7日,他曾陪同沧州市文物局负责人参观过这批文物。当时,彩绘陶奁如同刚出土时一样,没有出现特殊的情况。没想到,9月9日,当文保所工作人员再次打开库房大门时,发现陶奁表层生出密密一层嫩芽。

  昨日上午,记者在河间文保所库房内看到,陶奁的表层半边,长满了细密的嫩芽,另外的半边则比较稀疏,甚至在陶奁的壁侧,也生出一些嫩芽。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有的嫩芽旁边,悬挂着光滑闪亮的种子外壳。

■种子比现代谷粒偏小

  沧州师专生物系副教授孟德荣认为,这些植物可能是谷子或黍子,而且植物种子颗粒明显比现代的谷子或黍子偏小,因此不排除这些植物种子是东汉古墓随葬品的可能。此外,这些嫩芽比较细弱,也许与长期代谢营养消耗有关,如果任其自生自长,估计很难开花结果。

  田国福介绍,清理发掘中发现,古墓的主墓室曾遭到破坏,在里面发现有宋代的瓷片,估计这个时期曾被盗过,期间也有植物种子被带入的可能。然而,存放陶奁的通道土层层次清晰,没有受到任何被打破的痕迹,可以排除植物种子被人带入或者随雨水渗透的可能性。此外,彩绘陶奁出土时上面覆盖厚厚泥土,在剥出表层泥土发现植物种子后,即用塑料布密封处理,然后保存在文物库房内,地表浮土中种子粘附的可能性也被排除。

■生物学者已提取标本

  孟德荣表示,古墓中比较潮湿,陪葬的粮食容易腐烂炭化,保存到现在十分困难。如果发芽的种子确是东汉时期陪葬品,对于种子的抗病、抗虫、抗旱等基因及储藏条件研究非常重要。“东汉时期的古人为我们保存了当时的物种,我们也应该结合现在的储藏条件,为数千年后的后代建立一座现代物种基因库。”

  孟德荣从陶奁中提取了种芽标本,带回去进一步研究。他告诉记者,若想进一步弄清种子发芽真相,还有待对陶奁进一步清理,同时有必要对发芽种子做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碳14的鉴定,以确切判断种子年龄。
来源:燕赵都市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