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去中国的银行,带上“尿不湿”

到银行取退休工资,不料因为排队时憋尿太久,昆明市一位七旬老人胡大爷竟然被尿憋晕,幸亏医院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银行没有为客户单独设立公用卫生间,让群众感到极为不便。(《每日新报》8月30日)

大活人怎能叫尿憋死――这种充满戏谑色彩的话,如今成了银行里频频上演的黑色现实。前不久,深圳市工商银行福民支行也上演了尴尬一幕,一位40多岁的女士在排队取款,内急时银行却拒绝提供内部厕所,导致她当众尿裤子。此前,湖北荆州市曾有女客户也因身上带十几万现金,不敢离开银行去外面上厕所,而被迫把尿撒在裤子上。

在领工资、交水电燃气有线电视费的高峰期,银行业务大厅总要排上长长的队伍,对那些常到银行办理业务尤其是用不惯银行卡的老年人来说,今后是不是出门前先考虑带上“尿不湿”?

不设公共卫生间,似乎已成了我国银行业的惯例。有人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地的多家银行,结果发现都没有对外开放的厕所。银行方面解释说,这是为了安全防范的需要。由于不能在卫生间内安装监控探头,厕所会成为安全死角。靠“安全需要”的托辞,就可以忽略掉客户的生理需求。整日把“人性化服务”、“跟国际接轨”等词儿挂在嘴边的银行业,为何在这方面丝毫不提接轨,忘了温情脉脉的人性化口号。

咱没出过国,不敢虚言妄指。可“海归”人士说得明明白白,在国外,卫生间往往是银行的基础设施之一,有的甚至还会把网点设计成会所式的,让客户充分感受宾至如归的氛围。而咱们这里的银行,在收费方面毫不客气,只要想掏客户钱袋子,什么时候都能从“国际惯例”中找到充足理由;而在其他方面,却从来不提惯例。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6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来,商业银行收费项目已经增添了近30项,其中包括小额账户管理费、银行卡跨行查询费、跨行取款费、账户年费、零钞清点费等。而且有关专家还多次放风说,随着商业银行逐步走向市场化,类似收费项目还将陆续推出。收费收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为什么不拿出一点点收益,在营业大厅设置小小的卫生间呢?

对“利益型国际惯例”趋之若鹜奉若至宝,将“义务型国际惯例”弃之一旁不理不问,银行业的自私短视最终将害了自己。等到真正的“狼来了”之时,金融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大举进入,对比那些服务周到、收费低廉、带有温馨小厕所的外资银行,谁还会带着“尿不湿”到你这里排队呢?
本文留言

作者张培元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