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 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早在岳麓书院创立之前,唐末五代即有寺僧智璇等在此办学,开辟了一个优美的读书环境,形成了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北宋潭州太守朱洞,采纳刘鳌的建议,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式创建岳麓书院。
据载岳麓书院虽然多经兵火,屡有改易,但今日基本上还保留了昔年的状貌,厅堂斋舍,轮廓依然,是岳麓山少数幸存的古建筑物中非常珍贵的一处,
按存在的时间来说,比河南嵩阳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历史要长远得多。从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起,
到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改设高等学堂为止,中间虽然毁建相仍, 但它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超过1000年之久。 比起国际上有名大学——— 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 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按创建的时间来说,历史也要悠久得多。
岳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从公元1012年至1917年,出任岳麓书院山长的有54人,1918年后改名院长制。历代许多著名学者和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有宋代的陆九渊、陈傅良、欧阳守道,明代的王守仁、王乔龄、张元忭、高进泰,清代的李文焕、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先谦等都曾来此讲学或主持书院。近代历史人物王船山、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此。
这里书香墨艳,桃柳荷桐,泉沼花竹,赏心悦目,晨起碧沼可观鱼,夜坐花墩好赏月,春来桃红柳绿,夏日桐荫荷香,深秋红叶满谷,寒冬修竹滴翠,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岳麓书院是一座具有南方风格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余平方米,由门、堂、轩、斋、楼、台、亭、阁等房舍组成。越千年,历沧桑,几经变化,典型犹存,古代书院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大体未变。讲堂、斋舍属讲学部分,御书楼即藏书之地,诸贤祠、文庙乃祭祀之所,
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修复最好的书院建筑。
- 关键字搜索:
- 长沙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