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留学生一去不复返值得思考

有数据称,自1978-2002年底的25年里,中国58万余人出国留学,截至目前,只有15万人回国工作。学者张峰在《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蓝皮书中针对这一现象撰文指出,中国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下去,将威胁整体人才及经济安全。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留学运动发展之快、留学生人数增长之多、留学生覆盖国家和地区的面积之广,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全球也引人注目。据统计,从全球看,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已稳居世界首位,2004年度多达11.47万人。可以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学生出国留学,尤其是本科生数量将会迅速增加。

伴随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留学生学成不归始终是政府关心、社会议论的话题。那么,出国留学不归国,就属于人才流失吗?这个结论似乎过于简单。它预设了,人才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国家的一笔财产。这个预设在现代社会是不能成立的。公民不是国家的财产,出国留学者也不是国家的财产。相反,留学生首先是一个自主的人,有权根据他自己的判断,追求他自己的幸福,寻求事业发展的机会,包括在国外完成学业之后留在该国。

当然,对此应当略加细分,即区分公派留学生与自费留学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派留学生是国家提供机会以及部分或全部费用,因而公派留学生理应在学成之后回国效力。但对于自费留学生来说,就不存在必须回国这样的强制性义务。如果一个人是自己寻找到留学机会,并没有获得国家的任何资助,则在其学成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回国。

而根据官方数据,1978年到2005年,全国公派留学的回国比例是70%以上,1996年到2005年,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国率是97.02%,比例在逐渐上升。若这个数据可信,则可以推断,大部分学成未归国者是自费留学生,对于他们作出的人生抉择,人们不应予以道德指责。

事实上,留学生学成不归,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现象。人们当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这种现象,但不管如何,留学人员的个人自由都是最重要的价值,不应被研究者忽视。将这个问题提高到经济安全的高度,似乎就只从国家这一单一角度考虑,而没有考虑留学人员的个人自由。

因此,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是否回国,本就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当然,从本国知识、文化、经济发展的角度,如果有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事。为此,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政府都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适当予以鼓励。

近年来,此类激励措施确实不少,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及各级政府期望借此营造吸引留学人员的小环境、大环境。但这些措施似乎存在两大偏颇。第一,对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过于急切,所采取的措施过于优惠,人为地在机构内部造成了留学人员与本土培养学者之间的不平等。过于优惠的激励政策也诱导相当严重的寻租行为,也即,有些学者主要是为了获得这些优惠政策而回国。近年来国内大学不时爆出归国者假造学位、科研成果的丑闻,就与过于优惠的吸引政策有关。

第二个偏颇是,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热衷于出台物质性激励措施,却疏于改善大学的学术软环境。若干大学都出台了年薪百万聘请归国教授的计划,大学、政府也积极地为留学归国人员的子女上学、家属就业提供便利。这些物质激励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对于吸引留学生回国,未必就是最重要的因素。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软环境。

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有2/3留学生归国效劳,1/3留学生滞留国外,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却相反,只有1/3归国。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本身在快速增长、提供的机会并不算少,则这种反差就更醒目。为什么会这样?最近因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引发各界对内地大学体制的反思,似已揭示了部分症结。内地的大学、科研机构有没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学者是否享有自治的权利?他们能否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比如能否摆脱复杂的人事关系,专心进行学术研究?若干年来,大学、科研机构在这方面没有进行多少改善尝试,学术环境反而因为行政化、商业化而日趋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指望留学人员乐于归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