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国灾区重建为何想到中国工人

 2006-06-30 09: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近一年后,密西西比湾沿岸城市的灾后重建屡屡受挫。在第利波维小城,市政府官员正考虑一个非常规解决方法:引进数百或数千名中国建筑工人来进行灾后重建。虽然由于美国国内移民法案以及劳工法的限制,这个想法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但市政府官员仍然在想尽办法进行尝试。

据报道,美国灾区重建之所以需要中国工人,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工人的“勤劳勇敢”与建筑经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工人的工资要比美国工人低,他们将住在活动房屋中,全天倒班工作,工程完工后他们将返回中国”。

根据去年美国出版的一份名为《中国视野》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工资之低,实在令人吃惊。受访中国厂商给予每名工人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121美元(超时工作除外),比美国厂商所给予每月2160美元的工资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别”。相信正是类似这样的研究报告,撩拨起第利波维市政府想要中国工人参与其灾区重建的念头。

美国地方政府的行为,并不违背经济理性,恐怕也谈不上什么歧视。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要怪谁也很难怪罪到美国人头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过去拼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必然要发生改变。美国所罗门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丹·汉纳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当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劳动力成本会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伴之而生的,是大量劳动力的闲置。而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对外籍劳务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预示了中国对外输出劳务将会有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

上月初,有媒体报道,大约90%的中国劳工在以色列从事建筑业。他们的月收入一般是750到100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工人水平。资料显示,当前,国际上每年跨国流动的劳动力超过3500万人,但中国在世界劳务市场的份额仅为1%左右,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政府组织引导,以及加强对对外输出劳务的管理,更好地维护中国工人的劳动权益,大有文章可做。

我国对外输出劳务的主力是国有大公司,对外输出劳务主要是一种商业行为,体现为劳务合同关系。因此,对于中国工人在海外的“廉价”,国内政府并非鞭长莫及,无可作为的。在正常情况下,海外劳务人员主要是通过有资质的中方企业送达境外的,比如,灾区当地市长最初想到中国工人,就是由于两家中国大型建筑公司的到来,他们为市政府提出了使用中国廉价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的建议。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国内劳务公司把劳工以租借的形式输送出国为境外资方服务,因此国内的劳务公司必须为他们负责,而政府完全需要利用这层关系,通过对国内大公司的外出劳务操作加强规范监管,提高并保障中国工人在海外的权益,使其不至于沦为过分廉价的劳动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