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沦为泱泱垃圾大国

每日将垃圾从自己的住所中拿出去的时候心中都有异样的欢喜。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微观到了一个凡夫俗子面对垃圾的心情。

中国社会中的垃圾越来越多。看一看北京的垃圾场,听说极为壮观,那体现着一个伟大都市的吞吐。垃圾越来越多是两个原因导致的。其一,农业社会中的垃圾很少,生产中几乎没有废物,麦秸成了燃料,消费中也少废物,粪便喂了牲口,作了肥料。中国正在告别农业生存方式,进入工业社会,后者造就了最多的物质垃圾。其二,工业生产的效率越低,垃圾越多。首先是生产中有垃圾,比如冶金中的矿渣。其次,任何物品,大至楼房,小至电池,都有寿命,都会报废。效率高意味着:生产导致的废物少,生产的东西质量高、寿命长。听说英国很多人的住房是祖产,逾百年而牢固如初。如果中国的楼房和桥梁五十年就报废,不就变成垃圾了吗?产品短寿,计算GDP不是该打折扣吗?但是打折了吗?极端地说,类似垃圾的产品都可以构成GDP。

中国的精神产品也开始了大规模生产,不幸的是也有大批垃圾问世。2004年,全国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用纸量486万吨。其中图书用纸110万吨,定价总金额593亿元。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但是数字的后面是什么呢?其中多大比例转瞬成为垃圾呢?学术作品(包括著作和期刊中的论文)中的80% 是垃圾。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是必然的,不仅在消费后,而且在生产中,不仅是矿渣类的垃圾,而且包括产品本身。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不仅没有以制度化的措施抑制垃圾,相反还以制度手段催化图书垃圾的生产。中国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们每年必须发表相当数量的著作和论文,乃至博士生也必须发表两三篇论文。若没有这一制度,很多人会选择述而不作,安分于讲课授业,或积累数年偶有著述。是因为这一制度才有了学术垃圾的铺天盖地。这一制度可恶之极,清除这一制度是清除学术垃圾的第一要务。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