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格性向测验找人才 美50%老板都信这套

企业要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应征者查找对的人,美国有越来越多企业老板靠得是人格测验,华盛顿邮报报道,估计现在有五成企业招募新进职工时,都请求应征者先接受人格性向测验,然后再筛选适合的人来面试。

这些人格测验题目例如:“我很乐于认识新的人”,“我多半时间喜欢独处”,“我很难和不认识的人聊天谈话”,“我喜欢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等,越来越多企业用这些测验评估可适性和未来成功潜力,从成千上万份的履历筛选出他们想要的人才。

采用这套做法的企管公司SER Solutions运行长纳法洛说,实施这种测验前“一切凭感受”,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案评估找的人对不对,很多时候都是找了人,投注很多金钱资源后才发现不适任,“大约每个人要花12万美元,如果用九个月然后才发现没有生产力的话。”

人格测验问世数十年,最初是军方和执法部门实施,1960年代开始有民间企业采用,但是当时企业多半因民权法案,担心用人格测验会被批评歧视而心有顾虑。克拉克大学企业关系教授查松说,“最近有股趋势回归这套老祖宗的人格心理评估法,但是是更谨慎的审查。”

业界专家表示,现今约有50%的企业会请求应征者接受这类探测,以评估他们对应征工作项目的适用性,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面试过程主考官的主观偏见。测验大致分成叁个类型,认知和能力测验,仿真和技巧测验,人格和其他指针测验。例如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在选秀时,温德利人格测验成绩就是评估依据之一。

不过,仍有些探测被质疑带有偏见,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上个月就曾表示,正在调查一宗申诉案,指出FedEx使用的认知能力测验题目不利于非裔和拉丁裔应征者。

大老板信这一套,找工作的人可不见得。斯洛维克叁年前应征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客户服务工作,公司要她先到网站上做工艺和人格测验,数天后她收到公司来电,说她在工艺性部分的成绩很好,但是人格测验没过,公司不愿意说明详细成绩,而且斯洛维克后来打电话想要解释,公司也不想听。她说,“我对这些测验很反感,我不了解它们怎么能真实反应一个人的特质。我也不认为让一个人在压力下做测验是施测的合适条件。”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