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前副总编揭秘:六四成权力斗争筹码

“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留下来。”八九民运期间掌握不少高层内幕的《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陆超祺,不满当局清洗六四记忆,遂将他在民运期间所见所闻,结集成《六四内部日记》一书,披露一段鲜为人知的高层内幕。他表示,平反六四,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制度的问题。他认为,在民主制度下,六四才会较易平反。

香港苹果日报报导,现年81岁的陆超祺,出生于广西,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1949年开始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工作,1986年什,任副总编辑,八九民运期间,因总编辑及执行副编辑同时病休,陆超祺实际上担任执行总编辑的工作。六四后,陆成为重点清查对象,翌年离开工作了41年的《人民日报》。

报导指出,虽然陆超祺离开新闻最前线,仍不忘六四。为了保留真相,他将自己在1989年4月15日至6月19日(即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病逝至报社领导班子被撤换为止)65日内在报社内所见所闻,写成《六四内部日记》。《六四内部日记》在1999年六四10周年时完书,但延至今年初才出版。

报导说,陆超祺在题为《为了未能忘却的记忆》的序言中,点名批评中共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及国务院前总理李鹏,早有预谋要把赵紫阳拉下台:“中央有两种不同声音,有人利用群众运动作为权力斗争的筹码以后,他们还没有把政敌打倒之前,根本就不想让矛盾缓和下来。”

陆超祺指出,将爱国民主运动定性为动乱的《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1989年4月26日社论),其实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根据中共元老邓小平的谈话,组织国务院发言袁木等人写好后,交由《人民日报》发表。

他指出,“四二六社论”发表后,促使学生游行抗议。为了缓和群众不满情绪,报社后来发表题为《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的社论,以及推动赵紫阳透过新华社发表温和讲话,但效果不大。

据报导,在5月18日学运关键时刻,报社群情汹涌,有人要求发表批判“四二六社论”的社论,但基于体制问题无法成事:“在民主国家,早就这么办了,但我们这里不行”。

陆超祺最后在会上说:“我和编委诸位同事,对版面的处理,考虑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又能避免出现第二个胡耀邦。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历史大折腾。”然而,李鹏翌日宣布北京戒严。

报导说,目前仍住在北京的陆超祺,受到当局严密监听。


世界日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