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江污染严重患“早期癌症”(图)


中国专家回避了三峡大坝对长江造成环境影响

中国科学家警告说,长江已患“早期癌症”,如不能尽快从根本遏制污染,5至10年后,长江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北京“经济参考报”报导,长江的水已经呈现蜡黄,沿江而下,被洪水冲入江中的白色泡沫塑料等不时可见。

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质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

报导引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等有关专家说,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多达250多亿吨,占中国的四成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目前长江干流六成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回避三峡影响

报说称,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但由于长江水量大,尚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污染的严重性。

中国官方媒体发出这样措辞强烈的报道很不寻常。一般来说,官方媒体总是尽量淡化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不过最新报道回避了长江污染最引起争议的问题,特别是三峡大坝对长江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大污染源

据分析,长江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

报导说,尽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担心长江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但各省市为了保证自己GDP的高速增长,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仍在拚命建设,尤其是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摆在江边。

“早期癌症”

陆健健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长江污染现在虽然比较严重,但还算是“早期癌症”,如能抓紧治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出现崩溃的情况还不至于出现。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有70%的河流和湖泊和90%的城市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新华社去年5月报道说,中国文明的摇篮、第二大河黄河污染非常严重,河水已经不适合饮用和游泳。


(BBC)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