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无法告别我的三峡

三峡工程改变了大地的容貌,也让长江边上沿袭了数千年的社会生态社会生态随着实体的湮灭而“席终人散”,同时,100多万移民不得不告别故土。涉及面之广,动迁规模之大,创举之多,中外史上前所未有。



“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里面。这种感觉外人永远不晓得……”,保存着老家的门牌号,带上蔬菜种子、石磨,百万移民就此离开故土。。。



挥一挥手,作别故园的千重稻菽;鞠一鞠躬,叩别黄土下的祖辈魂灵。



峡江滔滔,说不尽移民的心里话;青山隐隐,诉不完移民的故乡情!移民离开肥沃的土地向后靠,把新家建在瘠薄的山梁台地上;十六万多外迁移民则是带着家乡的泥土、山峡石,远赴十几个省市。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魂萦梦牵的船歌帆影,这是怎样的一种离别?



城市的传统和气味的形成必须经历上千年的发酵,点点滴滴均是浑然天成,永远无法复制,不同的城市铭刻着不同的历史记忆,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而迁移后重盖的所谓新城大同小异,功利的城市效能,全新的砖瓦,茫然的人群,人文上的积淀在哪里?人们在告别之间,才蓦然发现,几千年来和长江相伴的朝朝暮暮生生死死,这一切是如此无从忘却,无法告别。


注: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水库淹没区将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1个县市区的277个乡镇、1680个村、6301组,淹没城市两座、县城11座、集镇 114个;需要搬迁安置移民120多万人。从1993年到2005年7月,三峡工程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05.33万人。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