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专栏】中国利率上调的缘由

中国人民银行4月27日将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58%上调至5.85%,试图抑制过热的经济以及增长过快的房价。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0.2%,高于全年增长8%的发展目标;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26万亿元,增加贷款的速度是预期的2倍,比新增贷款全年目标2.5万亿元的一半还多。这些都证实了经济过热。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如果经济过热引致硬着陆,对世界经济将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增长过速,货币供应量偏高,3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8%。在潜在的通涨危机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提高贷款利率,而不是像以往采用行政措施来调整经济,显然是一种进步。提高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不变,贷存息差扩大,改善银行收入状况,当然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考虑的一个因素。也体现出中国政府对银行财务状况的关注。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对房地产、制造业、商品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可能延缓上游行业,如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等行业的复苏。

今年第一季度几乎全国各城市的房价都有较大的涨幅,银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发放量大增。上调住房贷款利率,是实质性的信贷紧缩措施,是中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基建贷款一般数量较大,增加0.27个百分点的利息成本,对发展商来说是个颇大的考虑。这对抑制贷款投资行为,平抑房价有一定作用。提高消费门槛必然会影响消费,利息成本增加也令待购的需求性购房者却步,当然最受打击的还是投机炒房者。加息更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和再度加息的心理压力。持浮动利率的购房者为了减轻负担,会提前还贷,银行可能需要面对“提前还贷潮”。这些都促使银行缩减对房地产的倚重,从而使房地产市场趋于正常发展。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