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翰林院

古代的翰林院是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各个皇朝的翰林院的组织机构和作用大同小异。而翰林本身,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这里主要根据明朝翰林院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当然,即使是明朝,也会因皇帝的更迭而对翰林院的官制有些变动,但总的体制大致如下:

一,翰林院组织机构。

学士一人(正五品);

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从五品);

侍读、侍讲各二人(正六品);

五经博士九人(正八品,世袭);

典籍二人(从八品);侍书二人(正九品);待诏六人(从九品);孔目一人(未入品流);

史官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庶吉士等皆无定员。

二,职掌。

明朝翰林学士只设一人,是翰林院的首长。他的职权主要是作为皇帝的顾问,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管理史册、文翰、考议制度、详正文书等。大凡编修实录、玉牒、史志、六曹章奏,皆可奉皇帝之命而统承之。

侍读、侍讲(学士)掌讲读经史。

五经博士,初置五人,分掌专经讲义。这个职务,后来用来专门安排圣贤先儒的后裔,世袭,不管翰林院具体的事。

史官(包括修撰、编修、检讨)负责专修国史,并主文史档案(如皇帝起居注等)收集整理工作。乡试任考试官,会试任同考官。

庶吉士读书翰林院,以学士一人教习之。

另外,侍书掌六书供侍;待诏掌应对;孔目掌文移。就是一般的办事人员了。

翰林们虽无行政实权,但名贵清华,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有的还实际上是皇帝的老师,他们所处的位置却很重要,即使那些达官显贵,也是不敢有丝毫慢待。

清朝的科举、翰林体制基本承袭明朝的体制。到清朝末年,翰林院是名符其实的“清水衙门”,翰林们穷的要靠借贷过日子,他们唯一的“收钱”的机会,就是放个考官,接受点弟子门生的孝敬,来还平时欠商人们的债。

但是,即使这样,权贵们也不得不敷衍他们。因为他们手中有笔,有皇帝赋予的特殊的发言权,翰林们结成“清流”,看准时机,往往一封奏折,就可撼动甚至摧毁一个强大的权力派系。连慈禧太后那样的最高专制统治者,也容许清流们“闻风言事”,即使言错了,也不十分计较,起码是不能杀头的,因为那样就要背个“堵塞言路”的罪名,这是统治者很忌讳的事。

因此,清末地方大员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就设法拉拢翰林们。夏天要给他们送“冰敬”,冬天要送“炭敬”。不是真的送冰、送炭,关心他们冷暖啊,就是变相的一种贿赂,送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或者银票(就是取钱的支票呀)。不过这种贿赂呢,已经变成一种“潜规则”,一种官场的“正常来往”,连皇帝也不去追究的。呵呵,那意图啊,就是希望清流们帮他们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起码不要找他们的麻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