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差十大制度排行榜

第1名: 医疗费制度。医疗费制度客观上把中国人分为三等,上等:不需要自负医院费的。中等:需要自负一部分医院费的。下等:全部自负的,主要是农民和无职业城市居民,这部分人里面有许多是看不起病的,得了病只好等死。

第2名: 户籍制度。人一生下来就划分为两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一制度的危害体现在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歧视制度,如暂住证制度、外来人员工作证制度、小城市户籍不能迁入大城市、就业限制、养老金不能转移制度。还有,户籍制度限制了许多家庭团圆,把许多相爱的人捧打鸳鸯!

第3名: 干部、工人身份终身不变制度。这一制度基本上已经废除完毕,但还有一些遗留。以前是不管政府、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一参加工作,就给你定了身份是干部或者工人,然后终身不变。极少数“转干”指标需要拉关系、走后门获得。

第4名: “打招呼”和“写条子”制度。比如媒体要报道某企业倒闭或食品过期事件,上面会有人打招呼说:不要报道。再比如某市要处分一个干部,上面领导可能写来个条子说手下留情。“打招呼”和“写条子”是正式制度,并不属于潜规则。最糟糕的潜规则排行榜另外编制。

第5名: 黄金周制度。把度假游客集中在两个黄金周,人为的把旅游时间集中起来,只是改变了度假时间的分布,改变了消费的时间分布,并没有实质上刺激消费。人为造成资源紧张、资源浪费。

第6名: 义务教育阶段高额择校费。腐败的温床,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让小孩子子从小对社会留下不良印象。

第7名: 重复填表制度。每个人都会填一大推表,但表中的信息有许多是重复的。有时一次同时填的几张表还有许多重复。有时发表单位或部门明明知道你的相关信息,还是让你填。

第8名: 边境通行证和特区通行证制度。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如深圳、香港)还要办证,而欧洲去不同的国家也不需要办证。

第9名: 自相矛盾的制度。有许多制度相互矛盾,例如:去银行贷款时,银行要求提供个人纳税证明,而去税务局开证明时,税务局说,我们不提供个人纳税证明。再如,户口迁移时,户口迁入地公安局说迁移证必须打印,但迁出地说手写的也可以。

第10名: 老年证制度。这个制度危害并不是特别大,但让人莫名其妙,身份证上已经有年龄了,达到一定的年龄自然就是老年了,为什么老年人凭身份证不能证明自己是老年,还要搞出个老年证?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