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打造昆虫赛博格从事情报侦搜

美国军方对高科技装备的研发向来积极,但在训练昆虫从事爆裂物或其他化合物侦测任务,以及发展可拟仿昆虫飞行与行动模式的小型机器人接连陷入瓶颈后,美军已转而寻求可植入昆虫体内以控制其行动的微晶片技术,让这些“昆虫赛博格”(insect cyborgs)得以从事情报侦搜任务。

微晶片植入蛹体

华盛顿时报十三日报导,五角大厦所属高科技研发单位“国防先进研究计画局”(DARPA)上周在政府网站上发布通告,征求上述昆虫赛博格技术应用计画。通告宣布,DARPA征求“发展昆虫赛博格的创新技术提案”,在昆虫仍处于蛹阶段时植入微型装置,等到虫体从幼虫蜕变为成虫,虫体会展开自我重建,在此过程中伤口会自动愈合,并以外来物为核心重新排列内部器官。

昆虫赛博格计画的目标,是发展出可利用电子遥控和/或全球定位系统,在距离特定目标五公尺内完成昆虫投放的技术。在接获行动指令前,被投放的昆虫必须能够无限期维持静止状态,也必须能够经由各式感应器将情资回传,包括气体感测器、麦克风、视讯等。

DARPA几年前曾投入三百万美元训练蜜蜂探测地雷,但未成功。通告指出,计画失败凸显昆虫在行为和化学控制方面遭遇的技术瓶颈,进食、交配和回应温度变化的本能反应,使其无法地执行任务。

至于可模拟昆虫飞行的自动飞机,即所谓的“微型或奈米(超微)无人飞行载具”,通告也坦承在动力来源问题上陷入瓶颈,而发展昆虫赛博格“或将有效克服”前述两方面的挑战。

DARPA欲植入昆虫体内的装置称为“微机电系统”(MEMS)。MEMS技术使用有如电脑微晶片之类的微型矽晶圆,但MEMS技术可裁剪,并调整晶片的大小和形状,将其转为微型机械装置。通告将这种植入昆虫体内的装置视为一种“平台”,据此接合各类“微系统酬载”,以控制昆虫的行动、感应周遭环境,以及排除障碍物。

自由时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