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 上海开出“不孝罚单”

因为元旦当日有超过半数的老人无子女探望,于是本市平凉街道敬老院放言,狗年春节期间不接老人回家过年,将对子女收取一定金额的“罚款”。虽然这本是无奈之举,意在“吓唬”而并非真想实施(也无权实施),效果却好得出奇,大年初一至今,敬老院竟无一老人受到冷落。

  这一颇具春晚小品构架的新闻,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个有着“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国度,竟要在压力之下才行孝道?人皆有老去之时,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当此类道德启蒙日趋失去其传统教化的力量时,“罚单出孝道”的意外一幕,演绎的正是当代家庭伦理的悲喜剧。

  事实上,对敬老院来说,一开始就面临两难选择:容忍子女的不孝行为,无异于违背自身敬老宗旨;以非常手段强制推行孝道,又超越职权范围。幸好一纸文告下,那些久不露脸的“不肖之徒”还给面子,他们的如期出场,总算给敬老院解了围,也显示了自己孝心尚存。

  然而,面对如何排遣老人晚年难耐的孤独寂寞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依然束手无策。“不孝罚单”虽有道德劝戒作用,却远非正当法制之举。如果说旧式四世同堂大家庭的不复存在合乎潮流,那么,随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为人父母,学会怎样尽孝不仅关系个体的道德完善,也成为社会和谐必须构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喜洋洋的春节里,想到敬老院内外无数向隅而坐的孤单老人,我们真的感慨良多。

《文汇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