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亿人民币货款的政治威胁
在陈水扁总统提出新阁揆必须坚守两岸经贸“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信念的前提下,苏贞昌出线组阁,如何秉持草根台湾意识,谨守国家利益和安全至上的规格筹划两岸政策,避免中国“以经促统”计谋得逞,于是成为苏贞昌政绩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就在台湾智库发布民调,有五成一的民众赞成政府对赴中国投资台商应采更严格管理之际,中国方面却也同时传来“三百亿人民币台商货款”将首度核拨的讯息,三家台商一月十五日傍晚与大陆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签下,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台办共同提供台商政策性货款的意向书,成为首批使用这项货款的台商。
三百亿人民币货款是中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与中共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去年九月七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关于支援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所提出的政策性货款额度;之所以不能将此项货款视为一般性商业货款的原因,是因为根据货款施行细则第三条,“台资企业申请开发银行货款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而所谓的货款领域用途更局限在农业、能源、电子、高科技和开发西部、东北等中共扶植发展区域经济所需,也就是说,这项货款既有摆明统战的意味,对于台湾民意和将采积极管理政策的苏贞昌新阁揆,又有“你能奈我何”的挑衅。
中共的诡计是一石两鸟,瓦解台湾人对敌国该有的心防,另一方面,货款用途又指定在农业、能源、高科技和区域开发上,目的即是偷取台湾领先行业的核心技术、吸引此部分行业加速西进。
台湾话说:“嘴念阿弥陀、手夯抬牛刀”,中共磨刀霍霍,但却也有相信中国是出自一片好心的台商,这些人毫无疑问是利益薰心的“呆胞”,虽说和出尔反尔的中国政府打交道,后果企业需自行负责,但台湾政府可千万不能对此掉以轻心,视为单纯民间借货,因为商人们货款的代价是国家利益、担保的成本是国家安全。
三百亿人民币货款数目虽不庞大,但却是政治上的试金石,中共当局藉此测试不同统战手法的有效性,也试探台湾政府和人民的警觉性,今年三百亿、明年五百亿,届时台湾还有多少筹码可和中共对弈?
两岸经贸进行所带来的政治威胁,情势可说是愈来愈险峻,所谓“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思维,是以整体国家利益、整体经济发展为发轫,总而言之是全面布局的战略问题,笔者建议苏贞昌院长上任后应密切评估中共对台商“政策性”货款的冲击,这是对总统文告和人民期待所展现的积极性回应,也是新阁剑及履及的行动作为。
台湾日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