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之政局 -- 七国之乱的平定
汉初文景之治并非完全清静无无,而是包括了对诸侯王叛乱的平定,以为汉武之加强中央集权铺平道路。秦末原六国贵族曾乘天下大
乱而先后复国,造成了群雄割据之局势。至刘邦战胜项羽而建立西汉
王朝,乃将六国之‘豪杰名家’十余万口迁到长安附近,使关东‘邑
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接着,高祖唯恐韩信、彭越、英
布等异姓诸王据有关东要地,拥兵自重,称霸一方,遂着手予以铲除
,去掉中央之隐患。然高祖在铲除异姓诸王的同时,却又分封了许多
宗室,其本意无非效法西周,以血缘关系作政治支柱,使同姓诸王辅
翼汉室。渠料结果适得其反,竟造成诸侯坐大之势,直接威胁到中央
皇权之统治。
原来汉初为控制诸王国,曾规定由中央派太傅辅王,派丞相统王
国众事,且规定无中央之虎符诸王不得发兵。不过王国还可自置御史
以下之官吏,可自征赋税、自铸货币、自行纪年,实际上是半独立。
随着时间之推移,诸王之势力越来越大,跋扈不驯,尾大不掉,时‘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
正矣’(《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鉴于此,在文帝时,贾谊曾上
《治安策》,谓‘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
如股’,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
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
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文帝末年,同
姓王之封国计有吴、楚、梁、齐、城阳、济北、济南、灾川、胶西、
胶东、代、赵、河间、燕、淮南、衡山、庐江等十七国。文帝从贾谊
之计,把齐国一分为七,又分淮南国为三,以削弱诸侯之力量。
景帝即位后,诸侯跋扈之势仍盛。大臣晁错(前二零零年 -- 前
一五四年)在文帝时即已屡倡削夺诸王封土,后更向景帝上《削藩策
》,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
反迟,祸大’。景帝采晁错之策,削楚王东海郡,削赵王常山郡,削
胶西王文县,次将及吴国。吴王刘濞遂于公元前一五四年,以‘请诛
晁错,以清君侧’为借口,举兵反叛汉室。接着,楚王戊、胶西王卬
、胶东王雄渠、灾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等,也陆续叛汉,史
称‘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乱事一起,景帝初乃诛晁错,以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然‘
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史
记.晁错传》),故乱不止。于是景帝乃遣太尉周亚夫(? -- 前一
四三年)等将兵平叛,不出三个月,乱事遂被平定,吴王败亡,其它
叛王亦多自杀或被诛。七国之乱甫平,景帝乃颁新令,使诸侯王不能
自治其国,如诸王无权过问王国之政事,王国行政权、官吏任免权悉
归中央,另又留部份封王于京师,不遣就国。结果王国与郡几同,中
央皇权遂大为加强。
- 关键字搜索:
-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