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寒的中国人汉语功底

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比赛中,外国留学生击败了中国学生,曾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近期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应试者知识水准都较高,可是出现了不少不可理解的幼稚错误,表明中国年轻人的汉语水平令人担忧。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汉译英题目里,“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应是妇孺皆知。在考生的答案中,有人在试卷上赫然写着“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ings,sex is always good(人之初,性爱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国先贤孟子提出的成爲男子汉大丈夫的三条标准。中国古人赋予了这句话非常深刻的含义,但是目前中国年轻人中有许多人无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有人将“富贵不能淫”译成了“Be rich,but not 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

韩国《中央日报》刊文,多年来中国一直推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从而导致了今天的情形:许多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却是错误连篇。作爲韩国人,有必要回头看看是否也在上演着与中国类似的一幕。

据报道,中国的任何一种晋级考试(考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领导升迁、进职评职称、进大城市找工作······)外语都是必须的考核项目。也就是说,只要是希望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国人,都必须学好外语,否则就没有机会,甚至连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因爲英语没有达到分数线而被拒绝。

爲找到一份好工作,实现更高生活的欲望,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外语。中国的大学生需要在大 学里学习2-4年的英语,并且要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才能安全毕业,可是《大学语文》只需要进行象征性的学习就可以了。

在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禁止用外国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少移民正在争取用自己母语的教育权。

中华民族以其丰富的智慧创造了汉语。它有深刻的寓意,因此有众多的诗人、文豪吟诵;它有深厚的历史,因此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有优美的体形,因此有众多的书法家临摹。一直以汉语爲骄傲的中华民族却在自己的教育领域里冷落着汉语。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