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把持天津海关的德国人:办邮政创办《中国时报》

 2005-12-28 00:5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古斯塔·冯·德璀琳( GustarVonDetring), 1842年出生于德国日耳曼贵族。 1864年来华,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手下任四等税务员, 1867年 5月来津时仅为四等文书, 1869年,以三等税务资格调至天津海关。 1876年任烟台关税务司,参与中英谈判签订《烟台条约》,并从李鸿章手里为外国商人争得许多权益,因而得到赫德的赏识。 1877年 12月,接替克黎出任炙手可热的天津海关税务司,从此飞黄腾达,把持天津海关达 22年之久。成为除赫德之外,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古斯塔夫大王”。

参与天津早期城市建设

1887年,在英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的提议下,英租界当局将海大道(今大沽路)一线与墙子河(今南京路)之间的大片土地廉价收买,这些土地很快就被外国商行和投机者占了,当时刻有外国人名字开头字母的界石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林立,房屋刚一盖好马上就会被人租赁,甚至很多房屋还未建成就早已有人预订了。就这样,以英租界为先河的天津房地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1882年,德璀琳征得赫德和李鸿章的同意,按货物价值千两收银一两,作为铺设租界道路和造林绿化的费用。当时,在租界内建成了天津的第一条砂石路,并被命名为“德璀琳路”(今大同道附近)。三年后,英租界的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租界内街道逐次修筑整齐……夏季,马路上覆盖着清凉的枝叶,茂密的绿阴,(租界)成为众望所归的各国侨民住宅区”。 1892年,德璀琳又募集了 1600两白银,开始修建津京大道。

1886年,经直隶总督李鸿章赠予,德璀琳攫取了佟楼以南向西“养心园”的大片土地,后在该地建造了天津设计和装饰最豪华的三座小洋楼,人称“德璀琳大院”。德璀琳死后,遂由其妻儿继承,并由其女婿汉纳根代管。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汉纳根及继承人中有德侨关系,经英美两国领事商议及特派直隶交涉员同意,依照当时管理特种财产的规定,将该产转为美侨卢克托管。至 1921年 5月,中德订立发还德侨财产的新约后,该产发还给了德璀琳夫人,但仍由卢克代管。 1939年,德璀琳夫人去世后,该房产即由其女儿和外孙等继承。后曾先后被德商租用和被美军占领,建国后,该房被拆除。

1886年,德璀琳以开赛马会名义圈占了与“养心园”毗邻的大片土地,建成了“具有远东无双的跑道和设备”的天津赛马场。德璀琳酷爱赛马,他还在自己的私邸修建了一个大马号,饲养着许多优良种马。从 1886年起,他为赛马会建立起完整的优胜马匹、马主和赛手的记录,还曾担任赛马场的秘书和旗手,“他的赛马成就可以写满一卷书,他的马厩里养了一些十有九胜的马匹”。

188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即位 50周年,天津英租界当局修建了维多利亚公园。为了纪念戈登在开辟天津英租界的“突出贡献和卓越功绩”,在德璀琳的倡议下,英工部局投资 3.2万两白银,于 1889年在维多利亚公园内开始兴建英工部局,为纪念天津英租界的规划者和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军的英国军官戈登,取名“戈登堂”(今市政府所在地)。据称,它是当时中国通商口岸第一座租界市政大厦。 1890年 5月,戈登堂落成时,驻津英国领事举行了盛大的命名典礼,仪式由德璀琳主持。

德璀琳在津的公馆坐落在英租界领事道(今大同道)南侧,正门在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今已不存在。此外,德璀琳还在佟楼、马场道、吴家窑、八里台卫津河沿等地购得七块土地,建国后,均被政府收回。

开办邮政创办《中国时报》

海河在当时是天津中外贸易的生命线,但由于泥沙淤积,阻塞了河道,严重地影响了通航能力,也影响了各国商人的利益。早在 1888年,德璀琳就向李鸿章建议让谙熟河道工程的洋商部会顾问、工程师林德( De.Linde)对海河进行一次水文测量。 1892年夏,在与林德、海关道台一起骑马考察了海河后,德璀琳提出了“从河道几个弯处颈部裁弯取直,以造成一个几乎直线入海河河道”的建议。虽然这一建议没有马上被采纳,但整治海河、清淤疏浚已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 1896年,在德璀琳的提议下,

林德终以顾问身份,与法国总领事杜士兰、天津洋商总会会长克森士等会商,协议成立海河工程局,同时组成一个海河工程委员会。在最初的 7年中,德璀琳一直是该局的重要一员。 1898年整治海河第一期工程,清政府拨款 10万两银子,英工部局改造公债 15万两银子,而后两期的 100余万两银子的工程款,均为英工部局发行的公债,由津海关从进出口、转口货款中征收万分之五以作公债本息,后又增加到关税的 2%和 3%,并定名为“河捐”,这便是海关征收河捐的由来。几年后,除为一般中型船舶和军舰均直达市区疏浚了河道,还在大沽口修筑了拦江沙坝,增设了灯塔、雾角、灯标等助航设施,一些由于航道原因而改航青岛、大连等地的船舶重又回到了海河。这次海河整治工程,客观上巩固了天津港的贸易地位。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德璀琳说服了各国公使,终于将整治海河计划纳入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之中。

德璀琳初任津海关税务司时,正值清王朝总理衙门委托赫德开办海关邮政。由于天津是距北京最近的水旱码头,交通方便,津海关遂成为海关邮政的中心。 1878年,赫德征得李鸿章的同意,指定德璀琳在天津英租界设立邮政总办事处,在天津、北京、烟台、牛庄、上海设立华洋书信馆,同时发行了一套三枚以蟠龙为图案、上印“大清邮政”字样的邮票,德璀琳亲自为这套邮票设定了颜色。

1886年 11月 6日,德璀琳在津创办了第一家在华英文报纸《中国时报》,并联合怡和洋行大班茄臣组建了天津印刷公司,负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

被李鸿章常识

德璀琳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有着“深厚而持久的友谊”,共同主宰着中国的外交命运达 25年。从中俄伊犁交涉,到甲申中法战争,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德璀琳无不侧身其中。在这 25年中,他成了中国实际意义上的外交部长。当时,北京的外交使团如果不先到天津拜见李鸿章和德璀琳,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1876年,作为清政府全权代表的李鸿章与身为烟台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初次相识是在中英烟台条约谈判中,由于“德璀琳在谈判期间协助解决了马嘉理( Margary)遇害产生的危机问题,并且修改了

税则,显露了非凡的才干,很得李鸿章赏识”。翌年德璀琳调任天津海关税务司,由于公务,李鸿章也经常往返于京津之间,随着交往的密切,他二人逐渐建立了“一种深厚而持久的友谊”。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在城市规划、医学、教育、陆海军编制、矿务、铁路等诸多方面,都听取了德璀琳的建议,他对德璀琳已由信任发展成了依赖。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派德璀琳参加了中法谈判,并“成功”地签订了《中法简明条款》。 1894年冬,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急于求和,遂派德璀琳携带他的亲笔信代表清政府到日本议和,在被日方拒绝后,李才不得不于 1895年 2月亲自出马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还曾利用德璀琳来削弱赫德的势力,多次委托德璀琳代表清政府对外谈判签约,办理外交。赫德在华任海关总税务司近 50年,有清政府的“太上皇”、“太上财政总长”之称。他对在各口岸任职的税务司可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为了防止口岸税务司与地方势力和商人相勾结,实行了口岸税务司在一地方任职不得超过两年的制度。但由于有李鸿章的支持,德璀琳不仅任津海关税务司达22年之久,而且还担任了众多的社会职务。一次赫德来天津赞扬一些服从命令的下属时,英工部局董事长狄更森(J.W .Dickeison)却说:“可是赫德先生,不管您怎么说,您最好的税务司却是一个过分刚强而又不服从您的命令的人。”这个最好的税务司指的就是德璀琳。由此可见,绝对权威的赫德在不肯驯服的德璀琳面前也是无可奈何。“李鸿章一向认为我是他的批评者而不愿我的势力太大,他利用我的属员(即德璀琳)来抵制我。”心中明白却又不能明讲的赫德也只能在给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的信中发发牢骚。 1885年英国驻华公使巴夏礼死后的第 7天,英国政府任命赫德为新的驻华公使,李鸿章遂积极支持德璀琳接替总税务司的职位。为了英国的既得利益不至于落入德国人之手,老谋深算的赫德权衡再三,最终还是辞谢了公使仍当他的总税务司。可见德璀琳已对赫德的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身后无子 葬于津门

德璀琳在津海关税务司任内,利用手中权力,给洋商特别是英国商人带来了许多利益。所以从 1878年到1893年(中间除了1882-1884年)的 13年间,他先后10次被推举为英租界董事长。在扩张英租界,垄断工程,掠夺开平煤矿等侵略活动中,他更是主要的策划人。由于他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活动中是个“功臣”,因而曾得到法、奥、葡、比、丹麦、普鲁士、巴西等国政府及罗马教皇授予的勋章。

由于他多次代表清廷办理外交事务,为此,清政府曾赏赐他头品顶戴,并几次授予勋章,最后一个是慈禧太后60寿辰时,赏给他头品顶戴。

德璀琳一生无子,生了5个“善交际、爱运动”的女儿,大女婿是曾任李鸿章顾问的德商汉纳根,二女婿美国人腊克是美丰银行的经理,三女婿包尔曾任奥国驻津领事,四女婿英国人纳森是开滦矿务局总经理,五女婿是英国的驻华使馆武官。由于德璀琳全家显赫的地位,“他的家庭在整整一代里成为天津的社交中心”。

1904年11月,德璀琳与张翼赴伦敦为开平煤矿公司与英国墨林公司打官司胜诉。后“为使该企业及其资产受到外国保护,将其对外资本开放,并作为一个英国公司在伦敦登记”,为此,德璀琳每年从开平公司秘密领取几百两银子的车马费。赫德得知后,借题发挥,紧追不舍。此时,李鸿章已死,失去了有力后台的德璀琳,不得不辞去津海关税务司一职。

1905年11月18日,德璀琳由欧洲返津,但未回天津海关工作。 1906年4月1日,请长假两年。1913年1月4日,德璀琳死于天津,家人依其遗嘱将他葬于德璀琳大院的一角。当时的《京津泰晤士报》是这样评价他的:……在将近 40年的时间里,他在华北占有如此优越而又如此有威力的地位,以致我们不可能在想到天津时而不想到他。

每日新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