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没有结束
冷战作为西方首先提出的政治概念,狭义指以苏美为首的两个武装集团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的对抗,广义则扩大为包含苏联与中国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世界”的意识形态对抗。而中国在冷战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大陆的舆论界和学术界并没有将其纳入冷战的框架进行研究讨论。所以冷战的概念在一般的中国大陆人的意识中好像并不是与自己有多大相关,而只认为那是美苏之间的事情,即使中国曾是与自由世界为敌的苏共集团中的一员。
自苏共崩溃以后,西方学人马上便宣布:冷战已终结了,世界已进入“后冷战”时期。并纷纷著书立说,建立新概念,以解释今天的世界动向。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杭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其中最受注意的两个理论。他们从“西方中心”看问题,断定“冷战”在欧洲已经结束。
中共更是抓住机会,大大宣传冷战结束的概念,淡化人们对中共的意识形态与自由世界对立的印象,而且一有自由世界对中共专制提出批评或围剿其对外扩张野心时,就会被中共攻击为“冷战思维”、“意识形态的偏见”,甚至称自由世界对共产政权和独裁政权的围剿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恶人先告状的方式掩盖其对本国人民的强权专制政治和对自己国土上人民人权的不断侵犯。
但是“冷战”结束了吗?世界已没有“民主”与“极权”“自由”与“专制”的对峙了吗?稍加反思,谁都会得到恰恰相反的结论。余英时教授于一九九六年就提出:“冷战”在亚洲并未终结。亚洲的三个共产国家--中国大陆、越南、北韩--至今未变。中国的民主发展仅仅在台湾一个地区有了显著的成就,而隔海的大陆则依然是控制在一个横暴的极权体制之下。从亚洲人的观点看,我们有什么经验证据可以断定“冷战”已结束了呢?
在此情势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世界从未掉以轻心。苏共解体之后,美国已完成“脱欧入亚”的全球战略转移,在亚太布下了防堵以中共为首的共产政权的天罗地网。
一九九九年美国与日本签署美日安保条约,扩大周边有事范围,建立经台海直达印度洋的美日同盟路线图;
二000年美国巡弋飞弹及长程轰炸机首度布署关岛,出售台湾八千公里长程雷达,全面监控中共统治的大陆地区;
二00一年反恐战争,美军成功驻军中亚;
二00三年移交台湾二百枚中程空对空飞弹;
二00四年美军航空母舰“夏日脉动”军演,最终目的指向台海;太平洋地区,增强布署一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增设距台湾四百公里远的日本下地岛作为美军航空基地;
自二00四年开始,美国五角大楼对驻日本的陆海空力量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美军“乔治 布什”号核动力航母自二00八年起将替换以横须贺港为大本营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日本部署核动力航母。横须贺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和自卫舰队司令部建立了与美军合作的体制,其合作对像便是常驻日本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因此,一旦核动力航母“布什”号接替“小鹰”号部署到日本,那么必将大大加强美军对东亚的掌控;相应地,冲绳的海军陆战队因“中共迅速增强军事力量”而推迟了向海外转移。另外,根据美日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美日双方共同使用横田基地(位于东京都),设立共同作战中心,以实施导弹防御。除了常规动力核母将换成最强大的核动力核母外,驻日美军加强战斗力的举措不少:去年9月,日本自卫队一个研究机构透露,日本横须贺港已经成为西太平洋美军最重要的“战斧”巡航导弹集散地。目前常驻横须贺的美军战舰中,有6艘装备着“战斧”巡航导弹,总计1000枚,而首艘“宙斯盾”舰也于今年9月进驻日本海,这意味着横须贺海军基地每年运送的巡航导弹数量绝对不少于1000枚。此外,今年8月,美军把本土的13架最新式F-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调往日本。这种战机是美国最新式的舰载战斗攻击机,在美国本土也只有几十架。这是“超级大黄蜂”歼击机首次部署到美军在海外的基地;
台湾从美国购买的两艘纪德级驱逐舰将于12月中旬抵达台湾。
而对于美国本土的保护,重视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布署的布什总统与其重要阁员一再公开说:中共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并用600亿美元研制布署NMD导弹防御系统保卫美国免受“流氓政权”的导弹袭击。
布什在本月的亚洲之行中,除肯定台湾民主成就施压中共外,在结束亚洲之行的返国途中特别抽出三个小时,造访蒙古这个从来没有现任美国总统到访过的国家,并盛赞蒙古从共产制度顺利过渡到民主国家的成就,有分析家认为布什此行的战略意义在于强化与中共后院国家的关系,遏制中共军事崛起在亚洲产生的影响。目前美国在蒙古和吉尔吉斯布署有军事力量和基地。
以上以美国为主导的种种亚太战略布署,无不在在显示了美国在军事安全上正面交锋围堵中共的斑斑凿痕,所以在看待美中战略互动时,不要只看外交部怎么说,而要看国防部做什么才重要。
美国从不掩饰他们对共产政权防范监视的冷战心态,他们的侦察机不断在中国大陆沿海一带巡弋、他们的卫星在高空拍下中共地面的种种军事设备。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在共产极权国家,经常由于一两个“领袖”的疯狂,就可能陷世界于动荡之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冷战